1. 不銳利。如:「鈍刀」。《說文解字.金部》:「鈍,錭也。」《正字通.金部》:「鈍,刀劍不利也。」《戰國策.楚策二》:「我典主東地,且與死生,悉五尺至六十,三十餘萬弊甲鈍兵,願承下塵。」漢.王襃〈聖主得賢臣頌〉:「工人之用鈍器也,勞筋苦骨終日矻矻。」
2. 笨、呆、蠢。如:「遲鈍」、「愚鈍」。《正字通.金部》:「鈍,凡質魯者曰鈍。」《三國志.卷三七.蜀書.龐統法正傳.龐統》:「少時樸鈍,未有識者。」元.楊景賢《劉行首》第三折:「休笑我妝鈍妝呆,看了幾千場柳凋花謝。」
〔關鍵文獻〕
《字彙補.足部》。
(一)
「」為「鈍」之異體。鈍,《說文解字.金部》云:「錭也,從金屯聲。」字見《字彙補.足部》,云:「徒困切,音鈍,見《金鏡》。」按《康熙字典.備考.足部》誤引作「同鈍。」又《漢語大字典.足部》云:「同遁,為遁的後起形聲字,《康熙字典》誤將『音鈍』改為『同鈍』,今訂正。」然《康熙字典》雖誤引作「同鈍」,卻已為後代字書如《中文大辭典》等沿用,依體例字為鈍之異體無誤,《異體字字典》可收。
(二)
=>「遁」之異體。
《龍龕手鏡.金部》。
《字彙補.金部》。
《中華字海.金部》。
《敦煌俗字譜.金部.鈍字》引(中54.451.下-4)。
「」為「鈍」之異體。
《說文解字.金部》:「錭也。從金屯聲。徒因切。」《敦煌俗字譜.金部》「鈍」字多作「」。《龍龕手鑑.金部》:「,徒悶反。頑也,不利也。」《四聲篇海.金部》同。《字彙補.金部》:「,同鈍。」按「」為「鈍」省筆之俗寫。故定為「鈍」之異體。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三表》。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