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發酒瘋,因酒醉而發怒。段注本《說文解字.酉部》:「(酗),酒醟也。」清.段玉裁.注:「《書》作『酗』。某氏傳曰:『以酒爲凶曰酗。』」《廣韻.去聲.遇韻》:「酗,醉怒。」《北史.卷七二.列傳.牛弘》:「弟弼,好酒而酗,嘗醉射殺弘駕車牛。」
2. 沉迷、耽溺於酒。《書經.無逸》:「無若殷王受之迷亂,酗于酒德哉!」《儒林外史》第一八回:「你既是生員,如何黑夜酗酒!帶著送在儒學去!」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酉部》。
「」為「酗」之異體。「酗」之篆文作「」,《說文解字.酉部》:「醉也。從酉句聲。」段注本作「酒也」,義同。此字隸定當作「」,然經典多以「酗」為之,如《書經.無逸》:「無若殷王受之迷亂,酗于酒德哉!」按:「凶」,許容切,曉母;「句」,古侯切,見母。二字同為牙音,是為同類雙聲,聲符例可互替,今則通行作「酗」。
「」字見《龍龕手鑑.酉部》,曰:「今。香句反,醉怒也。」則此字乃彼時之通行者。其作「」者,當是「凶」之筆勢相連而改易者也,為異體可信,故可收。
《彙音寶鑑.居上去聲》。
《說文.酉部》。
《六書正譌.去聲.遇韻》。
「」為「酗」之異體。「酗」之篆文作「」,《說文解字.酉部》:「醉也。從酉句聲。」段注本作「酒也」,義同。此字隸定當作「」,然經典多以「酗」為之,如《書經.無逸》:「無若殷王受之迷亂,酗于酒德哉!」「」見《漢語古文字字形表.卷十四》引〈三體石經.無逸〉。按:「凶」,許容切,曉母;「句」,古侯切,見母。二字同屬牙音,是為同類雙聲,聲符例可替代,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需部》曰:「凶、一聲之轉。」今既以「酗」為正字,則「」為其異體矣,故可收。
《四聲篇海.酉部》。
《正字通.酉部》。
《字彙.酉部》。
「」為「酗」之異體。「酗」之篆文作「」,《說文解字.酉部》:「醉也。從酉句聲。」段注本作「酒也」,義同。此字隸定當作「」,然經典多以「酗」為之,如《書經.無逸》:「無若殷王受之迷亂,酗于酒德哉!」按:「凶」,許容切,曉母;「句」,古侯切,見母。二字同屬牙音,是為同類雙聲,聲符例可互替,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需部》曰:「凶、一聲之轉。」
「」字始見《字彙.酉部》,曰:「同『酗』。」「凶」與「兇」音同,亦為聲符互代之例,為異體無疑,故可收。
「」字始見《正字通.酉部》「酗」字注:「同『』。……俗作『』,別作『』、『』。」夫「凶」、「匈」俱為許容切,亦為聲符互替之例,故可收。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