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4219A04219A04219A04219A04219A04219A04219A04219
字號A04219正字 - 11 - 14 
說文釋形大徐本:
,五酇為鄙。从邑,啚聲。(兵美切)
,嗇也。从口、,受也。,古文啚如此。(方美切)
段注本:
,五酇為鄙。从邑,啚聲。(兵美切)
,嗇也。从口,从,受也。,古文啚如此。(方美切)
注音(一)ㄅㄧˇ (二)ㄅㄧˋ
漢語拼音(一)bǐ (二)bì
釋義

()ˇ

1.  古代地方區域名稱。五百家為「鄙」。清.段玉裁《說文解字.邑部.鄙字》注:「五百家也。」《周禮.地官.遂人》:「五家為鄰,五鄰為里,四里為酇,五酇為鄙。」

2.  邊遠地區。《左傳.隱公元年》:「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於己。」晉.杜預.注:「鄙,鄭邊邑。」唐.韓愈〈爭臣論〉:「行古人之道,居於晉之鄙。」

3.  郊外。《國語.齊語》:「參其國而伍其鄙。」三國吳.韋昭.注:「國,郊以內也。……鄙,郊以外。」

4.  輕視、瞧不起。《左傳.宣公十四年》:「過我而不假道,鄙我也。」《新唐書.卷一○九.列傳.楊再思》:「再思欣然,翦縠綴巾上,反披紫袍,為高麗舞,舉動合節,滿坐鄙笑。」

5.  粗俗、低賤。《左傳.莊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雜藝》:「北朝喪亂之餘,書跡鄙陋,加以專輒造字,猥拙甚於江南。」

6.  鄙吝。《韓非子.五蠹》:「今之爭奪,非鄙也,財寡也。」《淮南子.本經》:「財足,而人贍矣,貪鄙忿爭不得生焉。」

7.  自謙之詞。漢.劉向《古列女傳.卷六.趙津女娟》:「君欲殺之,妾願以鄙軀易父之死。」《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列傳》:「凡人為貴,當使可賤,如卿等欲不可復賤,居高堅自持,勉思鄙言。」

()ˋ,ㄅㄧˇ之又音。

A04219-001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說文.B00989-001部》段注云。

《正字通.邑部》。


=>」之異體。

注音 (一)(1)ㄅㄧˇ (2)ㄅㄧˋ (二)ㄊㄨˊ
漢語拼音 (一)(1)bǐ (2)bì (二)tú
研訂者 周小萍
內容

()

」為「鄙」之異體。《說文解字.邑部》篆作「」,云:「五酇為鄙,從邑聲。兵美切」。又段注本《說文解字.B00989-001部》有「」,云:「嗇也,從口從B00989-001B00989-001受也。方美切」。段注云:「凡鄙吝字當作此,鄙行而廢矣」。知有以「鄙」代「」之證也。另據《六書正.上聲.紙旨止韻》,補美切。嗇也。都鄙字,古用此。又《字彙.口部》,與鄙同。《正字通.邑部》:「鄙,古作。」又於《正字通.口部》,云:「鄙本字」。而《字彙補.口部》,注云:「又都鄙之鄙,亦省作。」凡此皆證吝亦作鄙薄、都鄙之鄙也。然自鄙通行,遂廢矣。今依此收「」為「鄙」之異體。

()

=>」之異體。

A04219
A04219-009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B00989-001部.字》。

《字彙.卷十四.醒悟》。

《中華字海.口部》。


=>」之異體。

A04219
A04219-003-1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類篇.B00989-001部》。

《字彙補.口部》。


注音 (1)ㄅㄧˇ (2)ㄅㄧˋ
漢語拼音 (1)bǐ (2)bì
研訂者 周小萍
內容

」為「鄙」之異體。段注本《說文解字.B00989-001部》篆作「」,「」,古文如此。,嗇也。段注云:「凡鄙吝字當作此。鄙行而廢矣。《論語》:『鄙夫』。《周書》:『鄙我周邦』皆當作此」。

由此可知「」當從「」之古文字形變化而來,然今「鄙」行「」廢矣。

而「」之字形,見於《類篇.B00989-001部》收「」。以「」古作「」。後之《字彙補.口部》、《康熙字典.口部上》均引《集韻》,古作。按今所見《集韻.上聲.旨韻》收,字異。然《字彙補》、《康熙》所引字形亦與《類篇》相似,當從古文楷化而得,可收為「鄙」之異體也。

A04219
A04219-008-1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上聲.旨韻》。


A04219
A04219-005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上聲.旨韻.鄙字》引〈幽州刺史朱龜碑〉。

《龍龕手鑑.邑部》。

《字彙.邑部》。


A04219
A04219-007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邑部.鄙字》引〈唐婺源縣令范仙嶠墓誌〉。


A04219
A04219-002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首卷.從古》。


注音 (1)ㄅㄧˇ (2)ㄅㄧˋ
漢語拼音 (1)bǐ (2)bì
研訂者 周小萍
內容

」為「鄙」之異體。

「鄙」字左形,《說文解字.B00989-001部》篆作「」,古文「」。《漢隸字源.上聲.旨韻》引〈樊漢脩華嶽碑〉鄙之左形,隸作「」。《字鑑.上聲.旨韻》,俗作。其後《字彙.首卷.從古》見有「鄙」,俗作「」之注說。《正字通.邑部》鄙,注云:「古作。俗作。並非。」然俗以為字,亦見於《宋元以來俗字譜.邑部》,引〈列女傳〉收「」。故知、鄙古同,後乃以鄙代,隸變鄙為,俗作。此俗訛異形之「」字,亦當收為「鄙」之異體也。

A04219
A04219-006
部首筆畫  - 11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上聲.旨韻.鄙字》引〈魏橫海將軍呂君碑〉。


A04219
A04219-004
部首筆畫  - 12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上聲.旨韻.鄙字》引〈樊毅脩華嶽碑〉。

《集韻.上聲.旨韻》。

《彙音寶鑑.居上上聲》。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隸字源
上聲.五旨.頁246.右
隸辨
卷三.上聲.五旨.頁342.左
偏類碑別字
敦煌俗字譜
五經文字
阝部.頁44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上聲.五旨.補美切.頁320
上聲.五旨.補美切.頁320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鑑
卷三.上聲.五旨.頁47.左
六書正譌
上聲.四紙旨止韻.頁78.右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古今正俗字詁
卷上.頁104
彙音寶鑑
卷六.居上上聲.頁505.左
角川漢和辭典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4: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