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區域之名稱。周時縣大郡小,以縣統郡,至秦始皇時,廢封建,行郡縣,郡大縣小,以郡統縣,漢以後歷代因襲,隋唐時曾罷郡置州,宋時改郡為府。《說文解字.邑部》:「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分為百縣,縣有四郡。」《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
2. 頻仍。《爾雅.釋詁下》:「郡、仍,乃也。」漢.揚雄《法言.孝至》:「龍堆以西,大漠以北,郡勞王師,漢家不為也。」
3. 姓。如明代有郡敬。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畫.郡字》引〈魏元子永墓誌〉。
《漢隸字源.去聲.問韻.郡字》引〈北海相景君碑〉。
《金石文字辨異.去聲.問韻.郡字》引〈漢魯峻碑陰〉。
《字彙補.邑部》。
「」為「郡」之異體。「郡」,《說文解字.邑部》篆體作「」,從邑君聲。隸變作「郡」。《隸辨.去聲.問韻》引〈孔謙碣〉作「」,《字彙補.邑部》云:「,郡本字。《漢書酷吏傳》:『所居必凌其豪。』」《康熙字典.備考.邑部》因之。謹按:凡從「邑」之字,隸變作「」,而「」則直接由篆文隸變而來,故「」為「郡」之異體字無疑。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