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4209A04209A04209
字號A04209正字 - 06 - 09 
說文釋形大徐本:,魯亭也。从邑,良聲。(魯當切)
段注本:,魯亭也。从邑,良聲。(魯當切)
注音ㄌㄤˊ
漢語拼音láng
釋義

1.  秦漢時起,職官多稱為「郎」。如:「侍郎」、「尚書郎」。《漢書.卷六八.霍光金日磾傳.霍光》:「時年十餘歲,任光為郎。」

2.  男子美稱。《三國志.卷五四.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周瑜》:「瑜時年二十四,吳中皆呼為周郎。」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王家諸郎,亦皆可嘉。」《水滸傳》第三二回:「相貌堂堂強壯士,未侵女色少年郎。」

3.  年輕女子亦稱為「郎」。《樂府詩集.卷二五.橫吹曲辭五.古辭.木蘭詩二首之一》:「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4.  婦女對丈夫或情人之稱呼。如:「郎有情,妹有意。」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生縱不得與郗郎同室,死寧不同穴!」唐.李白〈長干行〉:「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5.  敬稱他人之子。《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一三.古辭.焦仲卿妻》:「太守家,有此令君。既欲結大義,故遣來貴門。」

6.  稱呼從事某些行業之人。唐.許渾〈灞上逢元九處士東歸〉詩:「舊交已變新知少,卻伴漁郎把釣竿。」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二折:「我這隔壁有個王貨郎,他如今去汴梁做買賣。」

7.  僕役對主人之稱呼。《新唐書.卷一二四.列傳.宋璟》:「君非其家奴,何郎之云?」清‧顧炎武《日知錄‧卷二四‧郎》:「郎者,奴僕稱其主人之辭。」

8.  姓。如漢代有郎顗。《通志‧卷二七‧氏族略三》:「郎氏,姬姓。魯懿公孫費伯城郎。因以居之,子孫遂以為氏。」

A04209-001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六.邑部》。


注音 ㄌㄤˊ
漢語拼音 láng
研訂者 林炯陽
內容

」為「郎」之異體。郎,《說文解字.邑部》篆作「」,云:「魯亭也。從邑,良聲。」《重訂直音篇.卷六.邑部》:「,男子之稱,又官名。郎,俗。」《俗書刊誤.卷一.平聲.陽韻》:「,俗作郎。」《中文大辭典.邑部》:「郎,之俗字。」《中華字海.邑部》:「,郎的舊字形。」按:《異體字例》:「凡郎形多作形。」故「」可收為「郎」之異體。

A04209
A04209-004
部首筆畫  - 07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九畫.郎字》引〈齊石信墓誌〉。


A04209
A04209-003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邑部.郎字》引〈唐工部尚書崔泰之墓誌〉。

《中華字海.邑部》。


A04209
A04209-002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邑部》。


注音 ㄌㄤˊ
漢語拼音 láng
研訂者 林炯陽
內容

」為「郎」之異體。

字彙補.邑部》:「,與郎同,魯地名。見《說文長箋》。」《漢語大字典.邑部》:「,同郎。明.趙宦光《說文長箋.邑部》:『,同郎。魯(地名借)亭名也。』」按:此形《說文解字.邑部》篆作「」,隸變作「」。故「」可收為「郎」之異體。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漢隸字源
平聲.十一唐.頁173.左
隸辨
卷二.平聲.十一唐.頁238.左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新加九經字樣
阝部.頁24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十一唐.盧當切.頁220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鑑
卷二.平聲.十一唐.頁34.右
宋元以來俗字譜
俗書刊誤
卷一.平聲.十七陽.頁546.下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二.邑部.頁22.右
增廣字學舉隅
卷二.正譌.平聲.頁216.左
彙音寶鑑
卷二.公下平聲.頁139.左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卷二.平聲.十三陽.頁110.右
卷二.平聲.十四唐.頁111.右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5: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