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4204A04204A04204A04204A04204A04204A04204A04204A04204A04204A04204A04204A04204A04204
A04204A04204A04204A04204A04204A04204A04204A04204
字號A04204正字 - 04 - 07 
說文釋形「那」《說文》作「」。
,西夷國。从邑,冄聲。安定有朝縣。(諾何切)
注音(一)ㄋㄨㄛˊ (二)ㄋㄚˇ (三)ㄋㄚˋ (四)ㄋㄟˇ (五)ㄋㄟˋ (六)ㄋㄚ
漢語拼音(一)nuó (二)nǎ (三)nà (四)něi (五)nèi (六)nā
釋義

()ㄋㄨㄛˊ

1.  西夷古國,地在今大陸地區四川之西。說文解字.:「那,西夷國。」

2.  多。詩經.小雅.桑扈》:「受福那。」漢.毛亨.傳:「那,多也。」

3.  安適。詩經.小雅.魚藻:「有那其居。」漢.鄭玄.箋:「那,安貌。

4.  如何、奈何。左傳.宣公二年》:「棄甲則那?」晉.杜預.注:「那猶何也。」唐.杜甫〈夜歸〉詩:「白頭老罷舞復歌,杖睡誰能那?」

5.  詩經商頌篇名。共一章。根據〈詩序〉:「那,祀成湯也。」乃頌揚祭祀湯王典禮之樂、和諧美盛之詩本章二句為:「與那,置我鼓。」

6.  移動。同「挪」。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新人那步過高堂。」《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三:「欲待在逆子處那借來奉還褚家爭奈他兩個絲毫不肯放空。」

7.  姓。廣韻.平聲.歌韻:「那,姓。西魏揚州刺史那椿。」

()ㄋㄚˇ

代詞。哪裡、怎麼,表示疑問。唐.王建〈寒食行〉:「紙錢那得到黃泉?」宋.辛棄疾瑞鷓鴣.膠幾時休詞:「那堪愁上更添愁。」

()ㄋㄚˋ

1.  代詞。指較遠之人、事、物。相對於「這」。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那時諸侯皆已順從,獨蚩尤共著炎帝侵暴諸侯不服王化。」宋.辛棄疾醜奴兒.千峰雲詞:「山那畔,別有人間。」

2.  連詞。表承接、轉折之語氣。如:「你要是沒空,那我找別人陪我去。」

()ㄋㄟˇ

表示疑問。通「哪」。為「那(ㄋㄚˇ」合音成ㄋㄞˇ,再轉成ㄋㄟˇ《金瓶梅》第二五回:「那個沒個娘老子?就是石頭罅剌裡迸出來,也有窩巢兒,為人就沒個親戚六。」《儒林外史》第一回:「縣裡人那個不曉得?」

()ㄋㄟˋ

單數用法。為「那(ㄋㄚˋ」合音成ㄋㄞˋ,再轉成ㄋㄟˋ。如:「我很欣賞那個人。」

()ㄋㄚ

姓。如明代有那鑒,清代有那桐。《清史稿.卷四三九.列傳.那桐:「那桐,字琴軒,葉赫那拉氏,內務府滿洲鑲黃旗人。」

A04204
A04204-009
部首筆畫  - 07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歌韻.那字》引〈隋胡叔和造像記〉。


A04204
A04204-010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歌韻.那字》引〈唐隆闡法師碑〉。


A04204
A04204-011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邑部.那字》引〈唐處士何盛墓誌〉。


A04204
A04204-021
部首筆畫  - 14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戈韻》。


A04204
A04204-024
部首筆畫  - 14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類篇.邑部》。

《集韻考正.卷三.平聲.戈韻》。


A04204
A04204-001
部首筆畫  - 19 - 22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部》。


注音 (1)ㄋㄚ (2)ㄋㄚˇ (3)ㄋㄚˋ (4)ㄋㄟˇ (5)ㄋㄟˋ (6)ㄋㄨㄛˊ
漢語拼音 (1)nā (2)nǎ (3)nà (4)něi (5)nèi (6)nuó
研訂者 竺家寧
內容

」為「那」之異體。

《說文解字.邑部》:「,西夷國。從邑,聲。諾何切。」《字彙補.彐部》:「,諾何切,古文那字,見《五音集韻》。」《康熙字典.備考.彐部》:「,《字彙補》同那。」《漢語大字典.彐部》:「,同那。《五音集韻.歌韻》:,古文那。」《佛教難字字典.邑部》「那」字下亦收有「」。此字右旁實由篆文演化而成,左旁則為篆文之訛變。故今定「」為「那」之異體。

A04204
A04204-016
部首筆畫  - 16 - 20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木部》。


#「C05561」另兼正字。

A04204
A04204-003
部首筆畫  - 04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邑部》。


注音 (1)ㄋㄚ (2)ㄋㄚˇ (3)ㄋㄚˋ (4)ㄋㄟˇ (5)ㄋㄟˋ (6)ㄋㄨㄛˊ
漢語拼音 (1)nā (2)nǎ (3)nà (4)něi (5)nèi (6)nuó
研訂者 竺家寧
內容

」為「那」之異體。

《說文解字.邑部》:「,西夷國。從邑,聲。諾何切。」依小篆楷化,左旁本應作此形之「」。《偏類碑別字.邑部》收有「」形。《廣韻.上聲.哿韻》:「,俗言事,本音儺。」《集韻.平聲.戈韻》:「,囊何切,《說文》:西夷國。」《四聲篇海.邑部》:「,那含切。」《字彙.邑部》:「,同上(按指「那」字)。」《正字通.邑部》:「,《說文》本作,省作,俗作那。」「、那二形之左旁皆變自篆文之。故今定「」為「那」之異體。

A04204
A04204-007
部首筆畫  - 04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原異體字表所收字形作:「」。


A04204
A04204-019
部首筆畫  - 04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七畫.那字》引〈宋山西萬榮縣橋上村後土廟舞台碑〉。


A04204
A04204-002
部首筆畫  - 04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中文大辭典.邑部》。


注音 (1)ㄋㄚ (2)ㄋㄚˇ (3)ㄋㄚˋ (4)ㄋㄟˇ (5)ㄋㄟˋ (6)ㄋㄨㄛˊ
漢語拼音 (1)nā (2)nǎ (3)nà (4)něi (5)nèi (6)nuó
研訂者 竺家寧
內容

」為「那」之異體。

《說文解字.邑部》:「,西夷國。從邑,聲。諾何切。」此字之形體,實為小篆之直接楷化。《中文大辭典.邑部》:「,那之本字,省作。《正字通》:那,《說文》本作,俗作那。」故今定「」為「那」之異體。

A04204
A04204-023
部首筆畫  - 05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七畫.那字》引〈魏元誕墓誌〉。


A04204
A04204-014
部首筆畫  - 05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邑部.那字》引〈齊梁罷村邑子七十人造浮圖記〉。


A04204
A04204-004
部首筆畫  - 05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七畫.那字》引〈魏昭玄沙門大統僧令法師墓誌〉。


注音 (1)ㄋㄚ (2)ㄋㄚˇ (3)ㄋㄚˋ (4)ㄋㄟˇ (5)ㄋㄟˋ (6)ㄋㄨㄛˊ
漢語拼音 (1)nā (2)nǎ (3)nà (4)něi (5)nèi (6)nuó
研訂者 竺家寧
內容

」為「那」之異體。

《說文解字.邑部》:「,西夷國。從邑,聲。諾何切。」《碑別字新編.七畫.那字》引〈魏昭玄沙門大統僧令法師墓誌〉。《四聲篇海.邑部》:「,那含切,國名。省作那。」之左旁實由那之左旁訛變而成。故今定「」為「那」之異體。

A04204
A04204-020-1
部首筆畫  - 05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敦煌俗字譜.邑部.那字》引〈中49.416.下-4〉。

《中國書法大字典.邑部》。


A04204
A04204-015
部首筆畫  - 05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七畫.那字》引〈魏韓顯祖造象〉。


A04204
A04204-018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七畫.那字》引〈齊賈墥村邑義母人等造象〉。


A04204-005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歌韻.那字》引〈後唐澤州乾明寺經幢〉。


#「」另兼正字。

注音 (1)ㄋㄚˇ (2)ㄋㄚˋ (3)ㄋㄨㄛˊ #(1)ㄈㄨˊ (2)ㄋㄨㄛˊ
漢語拼音 (1)nǎ (2)nà (3)nuó #(1)fú (2)nuó
研訂者 竺家寧
內容

」為「那」之異體。

《說文解字.邑部》:「,西夷國。從邑,聲。諾何切。」《金石文字辨異.平聲.歌韻.那字》引〈後唐澤州乾明寺經幢〉:「按即那。」《六朝別字記新編.成氏浮圖》收「」,即「那」字。《中華字海.舟部》:「,同那。見《五音集韻》。」《廣碑別字.七畫》「那」字下收有「」,云:「唐□□門衛長史安定皇甫慎墓誌。」此字之左旁由「那」之左旁因形近而訛變,形成異體。故今定「」為「那」之異體。


#「」另兼正字。
A04204
A04204-017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七畫.那字》引〈魏比丘惠敢造象〉。


A04204
A04204-024-1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中國書法大字典.邑部》。


A04204
A04204-012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邑部.那字》引〈魏皇甫驎墓誌銘〉。


A04204
A04204-013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邑部.那字》引〈齊董洪達造象〉。


A04204
A04204-006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經典文字辨證書.邑部》。


注音 (1)ㄋㄚ (2)ㄋㄚˇ (3)ㄋㄚˋ (4)ㄋㄟˇ (5)ㄋㄟˋ (6)ㄋㄨㄛˊ
漢語拼音 (1)nā (2)nǎ (3)nà (4)něi (5)nèi (6)nuó
研訂者 竺家寧
內容

」為「那」之異體。

《說文解字.邑部》:「,西夷國。從邑,聲。諾何切。」此形之左旁保存小篆之原形,未經楷化。《經典文字辨證書.邑部》「」下注為「正」,「A04204-004」下注為「通」,「那」下注為俗。此字左旁實直接來自小篆。故今定「」為「那」之異體。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二十二覃.那含切.頁281
上聲.三十三哿.乃可切.頁405
去聲.三十八箇.乃箇切.頁590
平聲.八戈.囊何切.頁201
集韻考正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二.邑部.頁21.左
增廣字學舉隅
卷四.一字數音.頁582
彙音寶鑑
卷六.監上上聲.頁459.左
卷四.甘下平聲.頁367.左
卷四.甘下平聲.頁367.左
異體字手冊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卷二.平聲.八歌.頁97.右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16:3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