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4199A04199A04199A04199A04199
字號A04199正字 - 00 - 07 
說文釋形,國也。从囗。先王之制,尊卑有大小,从卪。凡邑之屬皆从邑。(於汲切)
注音ˋ
漢語拼音
釋義

1.  國家。《說文解字.邑部》:「邑,國也。」《左傳.桓公十一年》:「鄖人軍其郊,必不誡,且日虞四邑之至也。」晉.杜預.注:「邑,亦國也。」

2.  京城、國都。《詩經.商頌.殷武》:「商邑翼翼,四方之極。」漢.毛亨.傳:「商邑,京師也。」唐.李白〈為宋中丞請都金陵表〉:「湯及盤庚,五遷其邑。」

3.  城市。《史記.卷六八.商君列傳》:「衛鞅既破魏還,秦封之於、商十五邑。」《三國演義》第一二回:「兗州薛蘭、李封軍士皆出擄掠,城邑空虛,可引得勝之兵攻之,一鼓可下。」

4.  建都、建城。《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至周之衰,秦興,邑於西垂。」

5.  封地。《周禮.地官.載師》:「以家邑之田任稍地,以小都之田任縣地。」漢.鄭玄.注:「家邑,大夫之采地。」《宋書.卷六五.列傳.杜驥:「以軍功為驍騎將軍,封邵陽縣男,食邑三百戶。尋坐巧佞奪爵。」

6.  憂愁不安。通「悒」。《楚辭.屈原.離騷》:「忳鬱邑余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荀子.解蔽》:「不慕往,不閔來,無邑憐之心。」

7.  二一四部首之一。

A04199
A04199-001
部首筆畫  - 04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囗部》。


注音 ˋ
漢語拼音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邑」之異體。《字彙補.口部》:「,《古音略》:『即邑字。與國同義。』」《康熙字典.備考.口部》:「、《古音略》:『即邑字,與國同義。』今據此定作邑之異體。

A04199
A04199-005
部首筆畫  - 00 - 05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入聲.緝韻.邑字》引〈後周保定四年造石像〉。

《中華字海.部》。


A04199
A04199-004
部首筆畫  - 00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入聲.緝韻.邑字》引〈漢韓碑〉。

《敦煌俗字譜.邑部.邑字》引〈祕4.031.左3〉。

《中華字海.口部》。


A04199
A04199-003
部首筆畫  - 00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入聲.緝韻.邑字》引〈隋石裏村造橋碑〉。


注音 ˋ
漢語拼音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邑」之異體。《金石文字辨異.入聲.緝韻》:「,〈隋石裏村造橋碑〉:『大主。』按邑作。」《廣碑別字.七畫.邑字》引〈唐邢德政墓誌〉作「」。按邑之作,乃因上部件口隸作△,楷遂作厶。故定為邑異體。

A04199
A04199-006
部首筆畫  - 01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邑部.邑字》引〈唐禹城縣令李庭訓墓誌〉。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入聲.二十六緝.頁557.左
隸辨
卷五.入聲.二十六緝.頁769.右
卷六.偏旁.頁870.左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五經文字
阝部.頁44
新加九經字樣
阝部.頁23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入聲.二十六緝.乙及切.頁768
入聲.二十七合.遏合切.頁770
集韻考正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鑑
卷五.入聲.二十六緝.頁104.右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二.邑部.頁21.左
增廣字學舉隅
卷一.偏旁相似.頁126
彙音寶鑑
卷一.金上入聲.頁59.左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21:2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