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4188A04188A04188A04188A04188A04188A04188A04188A04188A04188A04188A04188A04188A04188
A04188A04188A04188A04188A04188A04188
字號A04188正字 - 12 - 16 
說文釋形大徐本:,亡也。从辵,聲。(以追切)
段注本:,亡也。从辵,貴聲。(以追切)
注音(一)一ˊ (二)ㄨㄟˋ
漢語拼音(一)一ˊ (二)wèi
釋義

()ˊ

1.  亡失、丟掉。說文解字.辵部》:「遺,亡也。」韓非子.難二:「齊桓公飲酒醉,遺其冠,恥之,三日不朝。」唐.崔國輔〈長樂少年行〉:「遺卻珊瑚鞭,白馬不行。」

2.  脫漏。韓非子.有度:「刑過不避大臣,賞善遺匹夫。」宋.趙汝〈翁媼歎〉詩:「愁死未死此何時,縣道賦遺毫釐。」

3.  捨棄。易經.泰卦:「包荒,用馮河,不遺。」唐.孔穎達.正義:「遺,棄也。」宋.楊萬里〈發孔鎮晨炊漆橋道中紀行〉十首之五:「荒山半寸無遺土,田父何曾一飽來。」

4.  忘記。孝經.孝治章:「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遺小國之臣。」孔子家語.卷七.五刑解:「鬥變者,生於相陵相陵者,生於長幼無序而遺敬讓。」

5.  留下。如:「不遺餘力」、「遺臭萬年」。史記.卷一○.孝文本紀:「太僕見馬遺財足,餘皆以給傳置。」唐.杜甫〈哭嚴僕射歸櫬〉詩:「哀三峽遺後見君情。」

6.  離開。莊子.田子方:「向者先王形體掘若槁木,似遺物離人而立於獨也。」三國魏.曹植〈七啟〉:「亦將有才人妙,遺世越俗。」

7.  排泄。正字通.辵部》:「遺,也。小遺,小也。」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列傳:「廉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矣。」南史.卷一九.列傳.謝靈運》:「又嘗於閣省裸袒酣飲,及醉小遺,下霑令史,為南司所彈,幾卿亦不介意。」

8.  剩餘。如:「暴露無遺」。龍龕手辵部》:「遺,有餘也。」史記.卷一二○.鄭列傳.:「臣願為中郎,出入禁,補過拾遺,臣之願也。」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次之又不能拾遺捕闕,招賢進能,顯巖穴之士。」

9.  留下的、剩餘未盡的。如:「遺言」、「遺產」。孟子.公孫:「其故家遺俗流風善政,猶有存者。」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上》:「地有遺利,民有餘力。」

10.  亡失之物。如:「路不拾遺」。韓非子.外儲說左:「子產退而為政。五年,國無盜賊,道不拾遺。」

()ㄨㄟˋ

贈送、給予。玉篇.辵部》:「遺,。」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漢王亦因令良厚遺項伯,使請漢中地。《三國演義》第三三回:「表然其言,先遣人以書遺。」

A04188
A04188-009
部首筆畫  - 16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手部》。


=>C04303」之異體。

注音 (二)(1)ㄧˊ (2)ㄨㄟˋ (一)(1)ㄉㄨㄛˋ (2)ㄊㄨㄛˇ (3)ㄨㄟˇ
漢語拼音 (二)(1)yí (2)wèi (一)(1)duò (2)tuǒ (3)wěi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

」為「遺」之異體。

說文解字.辵部》:「:亡也。從辵、貴聲。」《玉篇.辵部》:「遺:余隹切。亡也。余志切,貽也。」是「遺」字有二音二義。音ˊ時義為「亡也」,音ㄨㄟˋ時義為「貽也」。其異體或作「」,見《正字通.手部》:「:俗遺字。舊註改音韋,非。」蓋疊加義符「手」耳。據此,「」為「遺」之異體,可從。

()

=>C04303」之異體。

A04188
A04188-001
部首筆畫  - 12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鏡.貝部》。


注音 ㄨㄟˋ
漢語拼音 wèi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為「遺」之異體。

說文解字.辵部》:「:亡也。從辵、貴聲。」《玉篇.辵部》:「遺:余隹切。亡也。余志切,貽也。」是「遺」字有二音二義。音ˊ時義為「亡也」,音ㄨㄟˋ時義為「貽也」。其異體或作「」,見《龍龕手鏡.貝部》:「:俗音惟,正作遺。」蓋為「遺」字第二義「貽也」之異體,故其義符替換為「貝」,以加強「貽也」之義。據此,「」為「遺」之異體,可從。

A04188
A04188-002
部首筆畫  - 14 - 21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貝部》。


注音 ㄨㄟˋ
漢語拼音 wèi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為「遺」之異體。

說文解字.辵部》:「:亡也。從辵、貴聲。」《玉篇.辵部》:「遺:余隹切。亡也。余志切,貽也。」是「遺」字有二音二義。音ˊ時義為「亡也」,音ㄨㄟˋ時義為「貽也」。其異體或作「」,見《字彙補.貝部》:「:耳目資。與遺同。」義與「遺」字之第二義同,而義符訛為「是」。據此,「」為「遺」之異體,可從。

A04188
A04188-003
部首筆畫  - 16 - 23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去聲.至韻》。


注音 ㄨㄟˋ
漢語拼音 wèi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為「遺」之異體。

說文解字.辵部》:「:亡也。從辵、貴聲。」《玉篇.辵部》:「遺:余隹切。亡也。余志切,貽也。」是「遺」字有二音二義。音ˊ時義為「亡也」,音ㄨㄟˋ時義為「貽也」。其異體或作「」,見《集韻.去聲.至韻》:「遺:以醉切。贈也。或作。」蓋為「遺」字第二義「貽也」之異體,故又加義符「貝」以彰顯此義。據此,「」為「遺」之異體,可從。

A04188
A04188-008
部首筆畫  - 09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部》引〈金瓶梅〉。


注音 (1)ㄧˊ (2)ㄨㄟˋ
漢語拼音 (1)yí (2)wèi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為「遺」之異體。

「遺」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解字.辵部》:「亡也。從辵貴聲。」今楷定作遺」。《宋元以來俗字譜.辵部》引〈金瓶梅〉作「遺」,蓋為俗體之簡化耳。

A04188
A04188-020
部首筆畫  - 10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六畫.遺字》引〈魏唐耀墓誌〉。


=>」之異體。

A04188
A04188-022
部首筆畫  - 10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中華字海.辶部》。

《重訂直音篇.卷三.部》。


A04188
A04188-019
部首筆畫  - 11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部.遺字》引〈唐河南慕容曉墓誌〉。


A04188
A04188-016
部首筆畫  - 11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部.遺字》引〈漢韓碑側題名〉。


A04188
A04188-014
部首筆畫  - 11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脂韻.遺字》引〈車騎將軍馮緄碑〉。


A04188
A04188-015
部首筆畫  - 12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平聲.脂韻.字》引〈景北海碑陰〉。

《偏類碑別字.部.遺字》引〈漢景君碑〉。

《中華字海.辶部》。


A04188
A04188-012
部首筆畫  - 12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脂韻.遺字》引〈高陽令楊著碑〉。

《碑別字新編.十六畫.遺字》引〈隋羊瑋墓誌〉。


A04188
A04188-004
部首筆畫  - 12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部》。


注音 (1)ㄧˊ (2)ㄨㄟˋ
漢語拼音 (1)yí (2)wèi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為「遺」之異體。

說文解字.辵部》:「:亡也。從辵、貴聲。」《玉篇.辵部》:「遺:余隹切。亡也。余志切,貽也。」是「遺」字有二音二義。音ˊ時義為「亡也」,音ㄨㄟˋ時義為「貽也」。其異體或作「」,見《字彙補.辵部》:「:古遺字。」蓋「遺」字或作「」,再訛則作「」。據此,「」為「遺」之異體,可從。

A04188
A04188-005
部首筆畫  - 12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脂韻》。


注音 (1)ㄧˊ (2)ㄨㄟˋ
漢語拼音 (1)yí (2)wèi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為「遺」之異體。

說文解字.辵部》:「:亡也。從辵、貴聲。」《玉篇.辵部》:「遺:余隹切。亡也。余志切,貽也。」是「遺」字有二音二義。音ˊ時義為「亡也」,音ㄨㄟˋ時義為「貽也」。其異體或作「」,見《集韻.平聲.脂韻》:「遺:《說文》:『亡也』。一曰:贈也、餘也。亦姓。古作。」蓋「遺」字所從「貴」下部之「貝」形訛為「土」字。據此,「」為「遺」之異體,可從。

A04188
A04188-007
部首筆畫  - 12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脂韻》。


注音 (1)ㄧˊ (2)ㄨㄟˋ
漢語拼音 (1)yí (2)wèi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為「遺」之異體。

說文解字.辵部》:「:亡也。從辵、貴聲。」《玉篇.辵部》:「遺:余隹切。亡也。余志切,貽也。」是「遺」字有二音二義。音ˊ時義為「亡也」,音ㄨㄟˋ時義為「貽也」。其異體或作「」,見《集韻.平聲.脂韻》:「遺:《說文》:『亡也。』一曰:贈也、餘也。亦姓。古作。」蓋「遺」字所從「貴」下部之「貝」訛為「廾」。據此,「」為「遺」之異體,可從。

A04188
A04188-024
部首筆畫  - 12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三.部》。


A04188
A04188-013
部首筆畫  - 13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脂韻.遺字》引〈泰山都尉孔宙碑〉。


A04188
A04188-010
部首筆畫  - 13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康熙字典.部》。

《漢語大字典.部》。


A04188
A04188-011
部首筆畫  - 13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康熙字典.部》。

《漢語大字典.部》。


A04188
A04188-006
部首筆畫  - 16 - 20 
內容

〔關鍵文獻〕

《敦煌俗字譜.部.遺字》引〈秘30.122.左5〉。


注音 (1)ㄧˊ (2)ㄨㄟˋ
漢語拼音 (1)yí (2)wèi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為「遺」之異體。

說文解字.辵部》:「:亡也。從辵、貴聲。」《玉篇.辵部》:「遺:余隹切。。余志切,貽也。」是「遺」字有二音二義。音ˊ時義為「亡也」,音ㄨㄟˋ時義為「貽也」。其異體或作「」,見《敦煌俗字譜.辵部》遺字引,蓋為《說文》小篆之直接楷化。據此,「」為「遺」之異體,可從。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漢隸字源
平聲.六脂.頁38.右
平聲.六脂.頁38.右
隸辨
卷一.平聲.六脂.頁51.右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五支.旬為切.頁29
平聲.六脂.夷隹切.頁46
平聲.六脂.夷隹切.頁46
平聲.七之.盈之切.頁55
上聲.五旨.愈水切.頁319
去聲.六至.徐醉切.頁475
去聲.六至.以醉切.頁478
集韻考正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彙音寶鑑
卷一.規下平聲.頁78.右
卷一.規下去聲.頁79.左
檢字表.貝部.頁305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卷一.平聲.六脂.頁36.左
卷一.平聲.六脂.頁36.左
卷四.去聲.六至.頁212.左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11 13:2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