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往也、往而不復返。如:「消逝」。《說文解字.辵部》:「逝,往也。」《論語.陽貨》:「日月逝矣,歲不我與。」晉.陸機〈折楊柳行〉:「日落似有竟,時逝恆若催。」
2. 死亡。如:「逝世」。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是僕終已不得舒憤懣以曉左右,則長逝者魂魄私恨無窮。」宋.陸游〈舒悲〉詩:「管葛逝已久,千古困俗學。」
〔關鍵文獻〕
《漢語大字典.足部》。
《唐.釋玄應.一切經音義.卷三.道行般若經》。
《碑別字新編.十一畫.逝字》引〈隋宮人六品陳氏墓誌〉。
「」為「逝」之異體。大徐本《說文解字.辵部》:「、往也。從辵、折聲。讀若誓。」《碑別字新編.十一畫》引〈隋宮人六品陳氏墓誌〉逝作。辶之作,乃行草之筆勢變異,故今定為逝之異體。
《碑別字新編.十一畫.逝字》引〈魏元謐妃馮會萇墓誌〉。
《敦煌俗字譜.辵部.逝字》引〈中25.217.上-4〉。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