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4131A04131A04131A04131A04131
字號A04131正字 - 06 - 10 
說文釋形

大徐本:,驚聲也。从乃省,西聲。籀文不省。或曰,往也。讀若仍。臣鉉等曰:「西非聲,未詳。」,古文。(如乘切)
段注本:,驚聲也。从省,卤聲。籀文不省。或曰,往也。讀若仍。,古文。(如乘切)

注音ㄋㄞˇ
漢語拼音nǎi
釋義

❶你。史記.卷九十七.陸賈傳:「迺公居馬上而得之,安事詩書。」
❷此、這。晏子春秋.外篇.重而異者:「五子不滿隅,子可滿期,非迺子耶?

於是。同「乃」。後漢書.卷八十九.南匈奴傳:「時單于與中郎將杜崇不相平,迺上書告崇。

竟然、居然。同「乃」。宋史.卷四一六.余玠傳:「儒者中有此人!」

姓。如元代有迺穆泰

A04131
A04131-003
部首筆畫  - 06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字鑑.上聲.海韻》。

《古今正俗字詁.迺字》。


#「C00884」另兼正字。

A04131-001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上聲.賄韻.乃字》引〈唐房彥謙碑〉。


=>」之異體。

注音 (二)ㄋㄞˇ (一)ㄋㄞˇ
漢語拼音 (二)nǎi (一)nǎi
研訂者 曾榮汾
內容

()

」為「迺」之異體。迺之小篆作,《說文解字.A00026-007部》云:「驚聲也。從A00026-007省西聲。」今取後世通行之隸變形體「迺」為正字。「迺」從辵部,辵部與廴部文獻多混。考迺字之篆體本從乃省,隸定作「」,與「辵部」草寫形似,故後代混為「辵部」,又混為「廴部」。顧靄吉《隸辨.上聲.海韻》「迺」下注云:「迺當從、古文乃也,碑變從辶,今俗因之。」是也。《金石文字辨異.上聲.賄韻》引〈唐房彥謙碑〉「迺」即作「」。故收「」為「迺」之異體可也。

」為「乃」之異體。《經典文字辨證書.A00026-007部》云「」為「乃」俗。

()

=>」之異體。

A04131
A04131-012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部》。


A04131
A04131-009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零卷.乃部.字》。


A04131
A04131-010
部首筆畫  - 08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上聲.海韻.字》引〈繁陽令楊君碑〉。


A04131
A04131-005
部首筆畫  - 15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部》。


=>C00884」之異體。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漢隸字源
上聲.十五海.頁277.左
上聲.十五海.頁278.右
隸辨
卷三.上聲.十五海.頁387.右
金石文字辨異
玉篇零卷
新加九經字樣
辶部.頁7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上聲.十五海.曩亥切.頁351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鑑
卷三.上聲.十五海.頁51.右
俗書刊誤
卷七.略記字始.頁571(石鼓字)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二.a00026-007部.頁9.左
增廣字學舉隅
卷二.正譌.上聲.頁234.左
古今正俗字詁
卷上.頁91
字辨
彙音寶鑑
卷八.閒上上聲.頁631.左
卷八.閒上上聲.頁631.左
異體字手冊
角川漢和辭典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6:3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