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接近。《說文解字.辵部》:「迫,近也。」東周戰國.屈原〈離騷〉:「吾令羲和弭節令,望崦嵫而勿迫。」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涉旬月,迫冬季。」 2. 強逼。《左傳.哀公十五年》:「迫孔悝於廁,強盟之。」《莊子.刻意》:「感而後應,迫而後動。」《後漢書.卷五三.周黃徐姜申屠列傳.申屠蟠》:「爽等為卓所脅迫,西都長安,京師擾亂。」 3. 催促。晉.陶淵明〈雜詩〉:「日月不肯遲,四時相催迫。」唐.杜甫〈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跡。」 4. 摧殘、殘害。《呂氏春秋.仲春紀.貴生》:「辱莫大於不義,故不義迫生也。」 5. 狹窄。《後漢書.卷二三.竇融列傳》:「當今西州地埶局迫,人兵離散,易以輔人,難以自建。」《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卷一八.伊川先生語》:「今人不知義理者,更不須說,纔知義理便迫窄。若聖人,則綽綽有餘裕。」 6. 困窘。宋.蘇軾〈杭州上執政書〉二首之一:「計窮理迫,須至控告。」 7. 危急、緊急。《莊子.山木》:「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相棄。」《文明小史》第一○回:「無奈紳士們置之不理,所以他迫不及待,就把地保按名鎖拿到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