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迨」《說文》作「」。大徐本:,反〔及〕也。从隶,枲聲。《詩》曰:「天之未陰雨。」臣鉉等曰:「枲非聲。未詳。」(徒耐切)段注本:,及也。从隶,枲聲。《詩》曰:「天之未陰雨。」(徒耐切)
1. 及、等到。《爾雅.釋言》:「迨,及也。」《詩經.召南.摽有梅》:「求我庶士,迨其吉兮。」唐.柳宗元〈三戒.序〉:「竊時以肆暴,然卒迨於禍。」
2. 趁、乘。表示時間。《詩經.邶風.匏有苦葉》:「士如歸妻,迨冰未泮。」晉.陸機〈弔魏武帝文〉:「迨營魄之未離,假餘息乎音翰。」
〔關鍵文獻〕
《玉篇.隶部.字》。
《集韻.上聲.海韻》。
《康熙字典.隶部》。
《字彙.隶部》。
《中文大辭典.隶部》。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