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4079A04079A04079
字號A04079正字 - 07 - 14 
說文釋形大徐本:,引之也。从車,免聲。(無遠切)
段注本:,引車也。从車,免聲。(無遠切)
注音ㄨㄢˇ
漢語拼音wǎn
釋義

1.  拉引。段注本《說文解字.車部:「,引車也。」左傳.襄公十四年》:「夫二子者,或之,或推之,欲無入,得乎?」

2.  運轉、運輸。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諸侯安定,河、渭漕輓天下,西給京師。」漢書.卷五二.竇田灌韓傳.韓安國:「又遣子弟乘邊守塞,轉粟輸,以為之備。」

3.  哀悼死人。如:「輓聯」、「辭」。晉書卷二○禮志中》:「新禮以為歌出於漢武帝役人之勞歌,聲哀切,遂以為送終之禮。」清趙翼《陔餘叢考卷二四壽詩詩悼亡詩:「盛於唐,非無交而也。」

4.  晚。通「晚」。史記.卷一二九.貨列傳:「必用此為輓近世塗民耳目,則幾無行矣。」

=>」之異體。

A04079-002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廣韻.上聲.阮韻》。


#「」另兼正字。

注音 ㄨㄢˇ #ㄨㄢˇ
漢語拼音 wǎn #wǎn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挽」為「輓」之異體。輓,段注本《說文解字.車部》:「,引車也。從車、免聲。」《廣韻.上聲.阮韻》無遠切下收「挽」「輓」二字,義同。《集韻.上聲.阮韻》武遠切下收「輓」字,並以「挽」為其或體。《古今正俗字詁.輓字》云:「,引車也。從車、兔聲。歌字當從此作,又引申為留字,今多從手作挽,俗字也。」其說可從。故「挽」當為「輓」之異體字。《經典文字辨證書.車部》「輓」作「」,亦以「」為其別字也。


#「」另兼正字。
A04079
A04079-004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異體字手冊.十一畫》。


A04079
A04079-006
部首筆畫  - 07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車部》。


注音 ㄨㄢˇ
漢語拼音 wǎn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輓」之異體。輓,段注本《說文解字.車部》:「,引車也。從車,免聲。」《龍龕手鑑.車部》收「」字,注云:「無返反,引也。」《龍龕手鏡.車部》則作「輓」。《中華字海.車部》「」下云:「輓的訛字。」考「輓」字所從之「免」形,確有省變作「」者,如「」為「免」之異體,「」為「勉」之異體,可參看。故「」亦當為「輓」之異體字。

A04079
A04079-001
部首筆畫  - 08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車部.字》。


注音 ㄨㄢˇ
漢語拼音 wǎn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輓」之異體。輓,段注本《說文解字.車部》:「,引車也。從車,免聲。」《玉篇.車部》收「」字,下云:「阮切。引而行也。」《類篇.車部》、《四聲篇海.車部》同作「」形。《廣韻.上聲.阮韻》、《集韻.上聲.阮韻》則作「輓」,實同一字之異體。今既定「輓」為正字,故「」為「輓」之異體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上聲.二十阮.武遠切.頁363
去聲.二十五願.無販切.頁549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六書正譌
上聲.十三阮混很韻.頁90.左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五.車部.頁11.右
古今正俗字詁
卷下.頁230
彙音寶鑑
卷二.觀上上聲.頁201.左
異體字手冊
角川漢和辭典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重訂直音篇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8:2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