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4073A04073A04073A04073A04073A04073A04073A04073A04073A04073A04073A04073A04073
A04073A04073A04073A04073A04073A04073A04073A04073A04073A04073A04073A04073A04073A04073
A04073A04073A04073A04073
字號A04073正字 - 06 - 13 
說文釋形,乘也。从車,聲。(作代切)
注音(一)ㄗㄞˋ (二)ㄗㄞˇ
漢語拼音(一)zài (二)zǎi
釋義

()ㄗㄞˋ

1.  乘坐。說文解字.車部:「載,乘也。」史記.卷二九.河渠書:「陸行載車,水行載舟。」唐.孟郊〈感興〉詩:「吾欲載車馬,太行路崢嶸。」

2.  裝運。如:「載人」、「載貨」。唐.李白〈懷仙歌〉:「巨鼇莫載三山去,我欲蓬萊頂上行。」三國演義第一○○回:「司馬懿用兵車裝,差人送赴洛陽安葬。」

3.  承受。易經.坤卦:「《象》曰:君子以厚德載物。」三國志.卷二七.魏書徐胡二王傳.王基:「臣聞古人以水喻民,曰:『水所以載舟,亦所以覆舟。』」

4.  記錄。如:「記載」、「轉載」。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所以光昭將來,刊不朽。」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九.如是我聞三:「《搜神記》載孔子之言曰:『夫六畜之物,龜蛇魚鱉,草木之屬,神皆能為妖怪,故謂之。』」

5.  充滿。如:「怨聲載道」。唐.李白〈天長節度使鄂州刺史韋公德政碑〉:「頌聲載路,豐碑是刊。」紅樓夢第九九回:「自從老爺到了任,並沒見為國家出力,倒先有了口碑道。」

6.  語助詞,加強語氣。如:「載歌載舞」。詩經.風.載馳:「載馳載驅,歸唁衛侯。」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乃瞻衡宇,載欣載奔。」

()ㄗㄞˇ

量詞。計算時間之單位。相當於「年」。如:「一年半載」、「三年五載」、「千載難逢」。漢.王逸〈魯靈光殿賦〉:「神靈扶其棟宇,歷千而彌。」元.石子章塢聽琴第三折(《柳枝集》本):「十寒窗積雪餘,讀得人間萬卷書。」

A04073-001
部首筆畫  - 13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彙音寶鑑.皆下去聲》。


注音 (1)ㄗㄞˇ (2)ㄗㄞˋ
漢語拼音 (1)zǎi (2)zài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載」之異體。《彙音寶鑑.皆下去聲》:「,舟車運物,同載。」《中文大辭典.人部》:「,與載同。《中華大字典》:『,同載,俗以舟車所運之物曰。』」清徐珂《清稗類鈔.孝友類》:「兩舟各攬客。」《老殘遊記.第一回》:「船身吃很重,想那艙裡一定裝的各項貨物。」按為晚近新造之舟車運載專用字,故今為載之異體。

A04073
A04073-008
部首筆畫  - 11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上聲.海韻.字》引〈鄭季宣殘碑〉。


注音 (1)ㄗㄞˇ (2)ㄗㄞˋ
漢語拼音 (1)zǎi (2)zài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載」之異體。《說文解字.車部》:「,乘也。從車聲。」《隸辨.上聲.海韻》:「,〈鄭季宣殘碑〉:『觀國之光,□□帝。』按《說文》作,讀若載。」今據《隸辨》以為載之異體。

A04073
A04073-040
部首筆畫  - 10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上聲.海韻》。


A04073
A04073-045-1
部首筆畫  - 15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新唐書.卷七十六.后妃傳.則天武皇后傳》。


A04073
A04073-002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雜部》。


注音 (1)ㄗㄞˇ (2)ㄗㄞˋ
漢語拼音 (1)zǎi (2)zài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載」之異體。《龍龕手鑑.雜部》:「,古文,音載,今作載,染也。」《字彙補.士部》:「,同載。」按字之形,不知何出,今據《龍龕》定為載之異體。

A04073
A04073-011-1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形近,然則「」字或係乃「」字之形訛也。於是可以推知《龍龕》所載「」、「」、「」等字亦皆武后所造「」字之俗訛者。而「」字反而是為「」字或「」字之訛省。「」字既為武后所造「」字之俗訛,「」字又當依例還原歸併於正體「載」字。


注音 (1)ㄗㄞˇ (2)ㄗㄞˋ
漢語拼音 (1)zǎi (2)zài
研訂者 李添富
內容

」為「載」之異體。載,《說文解字.車部》作「」,云:「乘也。從車聲。」今考《龍龕手鑑.里部》《四聲篇海.里部》皆云:「,音載。」單云音某而已。按《龍龕手鑑.雜部》云:「,古文,音載,今作載。」《字彙補.士部》、《康熙字典.備考.士部》等亦皆以「」同「載」,「」、「」形近,然則「」字或係乃「」字之形訛也。《集韻.去聲.代韻》云:「載,唐武后作。」五代詹敦仁〈留侯從問南漢劉巖改名龑字音義〉詩則作「」,《字彙補.大部》則引《宣和事譜》作「」,並謂「與《唐史》略異」,《新唐書則天皇后紀》別作「」,字形皆有不同,誠如詹敦仁詩所云:「形體殊乖致」、「奇字難雄博」,因此民間俗寫,字體形似而實有不同。《康熙字典.備考.巛部》引《龍龕》云:「,同載。」覈諸《龍龕》但見「,古文,音載,今作載。」及「,二;音載。」於是可以推知《龍龕》所載「」、「」、「」等字亦皆武后所造「」字之俗訛者。而「」字反而為「」字或「」字之訛省。「」字為武后所造「」字之俗訛,「」字又當依例還原歸併於正體「載」字,故亦可據此定其正異關係,而以「」字為「載」字之異體。

A04073
A04073-029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俗書刊誤.卷七.略記字始》。


A04073
A04073-003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車部》。


注音 (1)ㄗㄞˇ (2)ㄗㄞˋ
漢語拼音 (1)zǎi (2)zài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載」之異體。《說文解字.車部》:「,乘也。從車聲。」《正字通.車部》:「載,子海切,音宰,《說文》:『乘也。』……本作,七畫,俗省作載,《石鼓文》作,焦竑《字始》訛作,漢碑作,或篆作,《韻會》唐武后作,《字始》戴,武后作,載,武后作,見《宣和書譜》,不知皆怪字訛文也。」《字彙補.大部》:「,武則天所製載字,見《宣和書譜》,與《唐史》略異。」按此字來歷不明,製字之意亦難曉,《宣和書譜》等書,既云為武則天所製載之,今從之定為載之異體。

A04073
A04073-021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三畫.載字》引〈周石鼓文〉。


A04073
A04073-004
部首筆畫  - 12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大部》。


注音 (1)ㄗㄞˇ (2)ㄗㄞˋ
漢語拼音 (1)zǎi (2)zài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載」之異體。《隸辨.上聲.海韻》:「,〈鄭季宣殘碑〉:『觀國之光,□□帝。』按《說文》作『,讀若載。』《玉篇》:『,咨代切,始也。《古文尚書》凡載皆作,《石鼓文》『酋車道』,又『西北。』音訓云:『,古文載。』」《字彙補.大部》:『,古載字。《石鼓文》:『術。』」《康熙字典.大部》:「,《字彙補》古文載字,見《石鼓文》。」按字之形,由《說文》「」字逐漸演化而來,今定為載字異體。

A04073
A04073-005
部首筆畫  - 12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去聲.代韻》。


注音 (1)ㄗㄞˇ (2)ㄗㄞˋ
漢語拼音 (1)zǎi (2)zài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載」之異體。《集韻.去聲.代韻》:「載,。《說文》『乘也。』一曰:年也。唐虞曰載。一曰則也,事也。唐武后作。」《四聲篇海.部》:「,作代切,與載義同,唐武后作。」按既為武則天所作之載字,故今定為載之異體。

A04073
A04073-028
部首筆畫  - 12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車部》。

《重訂直音篇.部》。

《中華字海.部》。


A04073
A04073-027
部首筆畫  - 12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去聲.代韻》。


A04073
A04073-022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三畫.載字》引〈魏元□妃吐俗渾氏墓誌〉。


A04073
A04073-023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三畫.載字》引〈魏元朗墓誌〉。


A04073
A04073-020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去聲.隊韻.載字》引〈隋杜乾緒等造像銘〉。


A04073
A04073-009
部首筆畫  - 09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三畫.載字》引〈隋梁環墓誌〉。


注音 (1)ㄗㄞˇ (2)ㄗㄞˋ
漢語拼音 (1)zǎi (2)zài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載」之異體。《碑別字新編.十三畫》引〈隋梁環墓誌〉載作「」。按載之作,僅不過在書寫筆勢上,「車」字上下未出頭作而已,今定為載之異體。

A04073
A04073-025
部首筆畫  - 09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三畫.載字》引〈隋杜乾緒造象〉。


A04073
A04073-030
部首筆畫  - 11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俗書刊誤.卷七.略記字始》。


A04073
A04073-006
部首筆畫  - 06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田部》。

《康熙字典.備考.田部》。


注音 (1)ㄗㄞˇ (2)ㄗㄞˋ
漢語拼音 (1)zǎi (2)zài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載」之異體。《說文解字.車部》:「,乘也。從車聲。」《字彙補.田部》:「,同載。」《康熙字典.備考.田部》:「,《字彙補》同載。」今據《字彙補》定作「載」之異體。

A04073
A04073-011
部首筆畫  - 13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中華字海.舟部》。


注音 (1)ㄗㄞˇ (2)ㄗㄞˋ
漢語拼音 (1)zǎi (2)zài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載」之異體。《中華字海.舟部》:「,同載。太平天國新造字。見《太平天國詞語匯釋》。」按清徐珂《清稗類鈔.孝友類》:「兩舟各攬客。」此字即指舟車運載之貨物。太平天國將舟車所載之貨物寫作「」,字形與字義配合更為緊密,今定作載之異體。

A04073
A04073-010
部首筆畫  - 02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春秋〈郾侯簋〉)見《古文字類編.載字》引。

」(春秋〈郾侯矛〉)見《古文字類編.載字》引。


注音 (1)ㄗㄞˇ (2)ㄗㄞˋ
漢語拼音 (1)zǎi (2)zài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載」之異體。《金文編.卷一四》下有「」云:「,郭沫若云從車才聲,與從車聲同意。郾侯簋,載乃燕成公名。,郾侯載矛。」《古文字類編》云:「,春秋郾侯簋,,春秋郾侯矛。同載金文。」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郾侯簋考釋》:「即載字之異,從車才聲,載乃從車聲,從戈刀聲,聲類相同。」按郭氏所釋甚是,今據之定作載之異體。

A04073
A04073-015
部首筆畫  - 05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上聲.海韻.載字》引〈孫叔敖碑〉。


A04073
A04073-019
部首筆畫  - 05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上聲.海韻.載字》引〈綏民校尉熊君碑〉。


A04073
A04073-031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三表》。


A04073
A04073-007
部首筆畫  - 07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車部》。


注音 (1)ㄗㄞˇ (2)ㄗㄞˋ
漢語拼音 (1)zǎi (2)zài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載」之異體。《說文解字.車部》:「,乘也。從車聲。」《正字通.車部》:「載,子海切,音宰。《說文》:『乘也。』……本作,七畫。俗省作載。」按本篆文載,故今定作載之異體。

A04073
A04073-014
部首筆畫  - 07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上聲.海韻.載字》引〈韓造孔廟禮器碑〉。


A04073
A04073-018
部首筆畫  - 07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上聲.海韻.載字》引〈竹邑侯相張君碑〉。


A04073
A04073-017
部首筆畫  - 08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上聲.海韻.載字》引〈梁相孔耽神祠碑〉。


A04073
A04073-026
部首筆畫  - 09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三畫.載字》引〈宋晏袤題漢開通褒斜道摩崖〉。


A04073
A04073-046-1
部首筆畫  - 06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几部》。


A04073
A04073-038-1
部首筆畫  - 03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明.謝肇淛.五雜組.事部一》。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漢隸字源
上聲.十五海.頁277.左
隸辨
卷三.上聲.十五海.頁386.左
卷四.去聲.十九代.頁551.右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七之.莊持切.頁50-51
平聲.十六咍.將來切.頁115
上聲.十五海.子亥切.頁351
去聲.十九代.丁代切.頁534
去聲.十九代.作代切.頁535
去聲.十九代.晬代切.頁535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俗書刊誤
卷七.略記字始.頁571(石鼓字)
卷七.略記字始.頁570(武后製字)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彙音寶鑑
卷四.皆上去聲.頁314.右
卷四.皆上去聲.頁314.右
卷四.皆下去聲.頁319.左
卷四.皆下去聲.頁319.左
卷八.閒上上聲.頁631.左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卷四.去聲.十九代.頁232.左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8:2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