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躑躅」:
(1) 徘徊不前貌。漢.秦嘉〈贈婦〉詩三首之二:「臨路懷惆悵,中駕正躑躅。」《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一三.古辭.焦仲卿妻》:「躑躅青驄馬,流蘇金鏤鞍。」
(2) 植物名,山躑躅之簡稱。
2. 跳蹬。《初刻拍案驚奇》卷七:「那龍鳳螭豹百般鳥獸,盤旋的盤旋,跳躑的跳躑,飛舞的飛舞,千巧萬怪,似是神工,不像人力。」
〔關鍵文獻〕
《漢語大字典.足部》。
《異體字手冊.十六畫》。
《重訂直音篇.卷二.足部》。
《集韻.入聲.昔韻》。
(二)
「」為「躑」之異體。「躑」之本字當作「蹢」,「蹢」之篆文作「」,《說文解字.足部》:「住足也。從足適省聲。或曰:蹢躅。賈侍中曰:足垢也。」今楷定通作「蹢」(《玉篇.足部》)。其異體或作「躑」、「」,《集韻.入聲.昔韻》:「蹢躑:《說文》:『住足也,或曰:蹢躅。賈侍中說:足垢也。』亦作躑,古作。」蓋「」為《說文》篆體之直接楷化。後世「躑」字亦為常用字,故《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以「躑」為常用正字,則「」亦為其異體。據此,「」可為「躑」之異體,當收。
(一)
=>「蹢」之異體。
《廣韻.入聲.昔韻》。
《四聲篇海.足部》。
《字彙.足部》。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