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足跡、蹤跡。漢書.卷一○○.敘傳上:「伏周、孔之軌躅,馳顏、閔之極摯。」唐.丘丹.經湛長史草堂詩:「偶尋野外寺,仰慕賢者躅。」 ❷比喻前賢的行為、功績。宋.蘇軾.送頓起詩:「岱宗已在眼,一往繼前躅。」
踩踏。汲塚周書.卷九.太子晉解:「師曠東躅其足,曰:『善哉善哉!』」
見「躑躅」。 ※躑躅: 猶豫不決。唐.白居易.長恨歌:「天旋地轉迴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文明小史.第十一回:「躊躇了半天,終究委決不下。」 自得的樣子。儒林外史.第五十二回:「毛二鬍子接到家信,看完了,咂嘴弄脣,只管獨自坐著躊躇。」
〔關鍵文獻〕
《正字通.足部》。
《集韻.入聲.燭韻》。
▲此字釋義為「蹢躅」(行貌)時,為「躅」之異體。
「」,躅之異體。《說文解字.足部》:「,蹢躅也,從足蜀聲。」《類篇.足部》:「躅,玉切,說文蹈躅也,或從逐。」《集韻.燭韻》:「躅,玉切,說文蹈躅也,或從屬從逐。」是皆以「」為「躅」之異體。《正字通.足部》:「,俗躅字」。然《字彙補.足部》:「,又與躅同,行貌,九經考異曰:易『羸豕孚蹢躅,古文作』」似有保留。又見《四聲篇海.足部》:「,直蘇切,蹲也。」《字彙.足部》:「,直六切,音軸,跳躍。」義似有別,且不作「蠋」之異體。此「」字就「蹢躅」(行貌)一詞為「躅」之異體。
《龍龕手鑑.足部》。
《字彙.足部》。
《中文大辭典.足部》。
《玉篇.足部.躅字》。
「」為「躅」之異體。音ㄓㄨˊ。
《說文解字.足部》:「,蹢躅也。從足蜀聲。」徐鉉直錄切,今音ㄓㄨˊ。
《玉篇.足部》:,同躅。《廣韻.入聲.燭韻》同。《集韻.入聲.燭韻》:「躅,或從屬」作。《字彙.足部》:「,同躅。」
按:「」從「屬」聲,「屬」從「蜀」聲。「躅」亦從「蜀」聲,則從「蜀」、從「屬」,其聲一也。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