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4046A04046A04046A04046
字號A04046正字 - 12 - 19 
說文釋形「蹺」《說文》不錄。
注音ㄑㄧㄠ
漢語拼音qiāo
釋義

1.  抬起、舉起。如:「蹺腳」、「蹺起大拇指稱讚。」《玉篇.足部》:「蹺,舉足也。」《紅樓夢》第九九回:「李十兒坐在椅子上,蹺著一隻腿。」

2.  謔稱死亡。如:「蹺了」、「蹺辮子」。《官場現形記》第二三回:「誰知他的藥吃錯了,第二天他就了辮子了。」

3.  跛。《醒世姻緣傳》第五八回:「那狗死過去了半日,蹬𢱉𢱉的,漸漸還性過來,扒起一一跌的走了。」

4.  在傳統戲劇、舞蹈中供表演者綁在腳上使用之木製道具。如:「踩高蹺」。元.周密《武林舊事.卷二.舞隊》:「鼓板、踏、撲旗。」《六十種曲.白兔記.第三齣》:「今年齊整,跳鬼判的,踹的,做百戲的,不能盡述。」


=>」之異體。
A04046
A04046-004
部首筆畫  - 12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宵韻》。


=>」之異體。

注音 (二)ㄑㄧㄠ (一)(1)ㄐㄧㄠˇ (2)ㄐㄩㄝˊ (3)ㄑㄧㄠ
漢語拼音 (二)qiāo (一)(1)jiǎo (2)jué (3)qiāo
研訂者 李鍌
內容

()

《廣韻.平聲.宵韻》:「蹺,揭足。其略切。」《集韻.平聲.宵韻》:「蹺、趬、蹻、,丘祅切。舉趾謂之蹺,或作趬、蹻、。」《正字通.足部》:「蹺,丘腰切,竅平聲,舉足也。又企也。與蹻通,亦作趬,別作。」《漢語大字典.止部》:「,同蹺。踮起腳後跟;蹺腳。《集韻.宵韻》:蹺,舉趾謂之蹺。或作。」按《字彙.止部》:「,與蹻同,舉足高也。」《正字通.止部》:「,同蹻。」「」為「蹻」之或文,蓋從止,從足,義無所別,「蹻」為「蹺」之異體,則「」亦為「蹺」之異體矣。

()

=>」之異體。

A04046
A04046-002
部首筆畫  - 06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三表》。


A04046
A04046-005
部首筆畫  - 09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足部.字》。


A04046
A04046-001
部首筆畫  - 09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足部》。


注音 ㄑㄧㄠ
漢語拼音 qiāo
研訂者 李鍌
內容

《玉篇.足部》:「,去堯切,舉足也。」《廣韻.平聲.宵韻》:「蹺,揭足。」《龍龕手鏡.足部》《龍龕手鑑.足部》並云:「,俗,遙反。」《彙音寶鑑.嬌上平聲》:「,同上字。」按「蹺」字當是從足、堯聲。「堯」字或有俗省作「」者。然則「蹺」之作「」,殆亦俗字省文,故「」可為「蹺」之異體矣。

A04046-003
部首筆畫  - 12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宵韻》。


#「」另兼正字。

注音 ㄑㄧㄠ #(1)ㄐㄧㄠˇ (2)ㄐㄩㄝˊ (3)ㄑㄧㄠ
漢語拼音 qiāo #(1)jiǎo (2)jué (3)qiāo
研訂者 李鍌
內容

《廣韻.平聲.宵韻》:「蹺,揭足,其略切。」《集韻.平聲.宵韻》:「蹺、趬、蹻、,丘祅切。舉趾謂之蹺。或作趬、蹻、。」《正字通.足部》:「蹺,丘腰切。竅平聲,舉足也。又企也,與蹻通。亦作,別作。」《康熙字典.足部》:「蹺,廣韻去堯切;集韻、韻會,丘祅切,並音趫。玉篇:舉足也。或作蹻。」按「蹻」,段注本《說文解字.足部》:「蹻,舉足行高也。從足,喬聲。丘消切。」原為正字,以其與「蹺」其略切,同為溪紐宵韻,聲韻俱同而通假,故《正字通》以「蹺」與「蹻」通。但以集韻謂「或作蹻」,《康熙字典》又秉以為說,於是「蹻」遂為「蹺」之異體矣。

#「」另兼正字。


#「」另兼正字。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三蕭.牽幺切.頁177
平聲.四宵.丘祅切.頁183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正字通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彙音寶鑑
卷三.嬌上平聲.頁239.左
簡化字總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中華字海
重訂直音篇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21:5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