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跪。古人以兩膝著地,坐在腳跟上為「坐」;直身而股不著腳跟為「跪」;跪而聳身挺腰為「跽」。《說文解字.足部》:「跽,長跪也。」《字彙.足部》:「跽,長跪也,兩膝著地而立身也。」《戰國策.秦策三》:「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噲遂入,披帷西嚮立,瞋目視項王,頭髮上指,目眥盡裂。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唐.韓愈〈祭田橫墓文〉:「跽陳辭而薦酒,魂髣髴而來享!」
〔關鍵文獻〕
《字彙.肉部》。
《重訂直音篇.卷二.肉部》。
《集韻.上聲.旨韻》。
《類篇.足部》。
《字彙.足部》。
凡同此偏旁,文獻多見類似變化,可視為異體演變之例。
《玉篇.足部.字》。
《龍龕手鑑.足部》。
《中華字海.足部》。
《正字通.足部》。
《中文大辭典.足部》。
「」為「跽」之異體。跽,《說文.足部》:「,長跪也。從足、忌聲。」《龍龕手鑑.足部》收「」字,注以為「跽」之俗字。《正字通.足部》收字,注云:「跽字之訛。舊註音跽,拜也。義同跽,訛從息,非。」《漢語大字典.足部》收「」字,注云:「同跽。《龍龕手鑑.足部》:,跽的俗字。《篇海類編.身體類.足部》:,音跽,義同。」按:為「跽」形之訛,文獻既多收「」字,故「」當為「跽」之異體字。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