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4014A04014A04014A04014A04014A04014A04014A04014A04014A04014A04014A04014A04014A04014
A04014A04014A04014A04014A04014
字號A04014正字 - 06 - 13 
說文釋形大徐本:
,渡也。从足,夸聲。(苦化切)
,踞也。从足,荂聲。(苦化切)
段注本:
,渡也。从足,A00856聲。(苦化切)
,居也。从足,A03503聲。(苦化切)
注音ㄎㄨㄚˋ
漢語拼音kuà
釋義

1.  舉步移動,越過。如:「跨欄」。《說文解字.足部》:「跨,渡也。」《左傳.昭公十三年》:「既乃與巴姬密埋璧於大室之庭。使五人齊,而長入拜,康王跨之。」晉.杜預.注:「跨,過其上也。」陸機〈百年歌〉一○首之四:「體力克壯志方剛,州越郡還帝鄉。」

2.  乘騎。《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褲白虎,被豳文,跨野馬。」《三國演義第三五回:「正行之間,見一牧童於牛背上,口吹短笛而來。」

3.  橫架其上。蘇軾〈踏莎行山秀芙蓉〉詞:「臨風慨想斬蛟靈,長橋千載猶橫。」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三上.粵西遊記》:「二水合而西南,則又觀音橋跨之。」

4.  超出。唐.杜甫〈戲為六絕句〉之四:「才力應難跨數公,凡今誰是出群雄。」

5.  兼及。如:「跨組」、「跨行」。《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三國演義第三八回:「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彝、越。」

6.  統馭、佔有。《國語.晉語一》:「不跨其國,可謂挾乎?」三國吳.韋昭.注:「跨,猶據也。」《史記.卷八七.李斯列傳》:「此非所以跨海內制諸侯之術也。」

7.  懸掛、佩戴。《水滸傳》第四五回:「石秀捉了包裹,跨了解腕尖刀,來辭潘公。」

8.  兩腿之間。通「胯」。《漢書.卷三四.韓彭英盧吳傳.韓信》:「眾辱信曰:『能死,刺我;不能,出跨下。』」

A04014
A04014-006
部首筆畫  - 02 - 03 
內容

〔關鍵文獻〕

《說文.足部》段注云。


注音 ㄎㄨㄚˋ
漢語拼音 kuà
研訂者 姚榮松
內容

」為「跨」之異體。跨,《說文解字.足部》:「渡也,從足夸聲。」,《說文解字.夂部》:「跨步也,從反夂,從此。」按跨渡與跨步義非有殊,唯「跨」,苦化切,「」苦瓦切,段注「跨」下云:「按古音在五部,音轉入於十七部耳。夸聲在五部,聲在十七部。」又云:「疑許書本無跨字,夂部之釋曰:跨步也,跨步當為夸步,夸步者大步也,大張其兩股曰……後人改作跨,玉篇云:與跨同,其明證也。」又章炳麟《文始卷一.陰聲歌部甲》:「,變易為過,度也。跨訓渡與過訓度同;訓跨,即初文過字甚明,旁轉魚則為跨。」由段氏、章氏之說,可證即跨之初文語根。按《正字通.丨部》於「」下云:「字之訛,跨、本作,中直畫不上出。舊本載丑集夂部,今訛作、附丨部,非。」《漢語大字典.丨部》:「,『』的訛字。」《玉篇.夂部》:「,跨步也。與跨同。」由此可見,《說文》字《玉篇》已訛作「」。又按《中文大辭典.丨部》引《正字通》:「,午字之訛。」大謬,上引《正字通》作「字之訛」。今以「」之訛字「」字為後起形聲字「跨」之異體,有理可循,故可收。

A04014
A04014-012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足部.跨字》引〈唐金谷府司馬權開善墓誌〉。


A04014
A04014-013
部首筆畫  - 05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足部.跨字》引〈魏牛景悅造象〉。


A04014
A04014-001
部首筆畫  - 05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足部》。

《字彙補.足部》。


注音 ㄎㄨㄚˋ
漢語拼音 kuà
研訂者 姚榮松
內容

」為「跨」之異體。跨,《說文解字.足部》:「渡也,從足夸聲。」《龍龕手鑑.足部》:「,二俗,,今,正,苦化反,越也,兩股間也。」按訓越與訓渡同,之俗字。《字彙補.足部》:「,音義與跨同。」又《康熙字典.足部》引《篇韻》:「同跨。」今據以定為跨之異體。

A04014
A04014-007
部首筆畫  - 05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去聲.禡韻.跨字》引〈東魏武定二年邑主造像頌〉。


A04014
A04014-018
部首筆畫  - 05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鏡.足部》。


A04014
A04014-005
部首筆畫  - 06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五經文字.足部》。


注音 ㄎㄨㄚˋ
漢語拼音 kuà
研訂者 姚榮松
內容

」為「跨」之異體。跨,《說文解字.足部》:「渡也,從足夸聲。」《漢隸字源.去聲.禡韻》作「」。《五經文字.足部》:「,苦華反又苦化反,上說文,下經典相承隸省。」《龍龕手鑑.足部》、《玉篇.足部》作「」字,《廣韻.去聲.禡韻》、《集韻.去聲.禡韻》、《類篇.足部》、《字彙.足部》、《正字通.足部》並作「」不作「跨」。《康熙字典.足部》以下字書,始以楷書「跨」為正字。今據漢隸及經典相承,以「」為「跨」之異體。

A04014
A04014-026
部首筆畫  - 06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去聲.禡韻.跨字》引〈國三老袁良碑〉。

《敦煌俗字譜.足部.跨字》引〈祕16.009.右5〉。

《中華字海.足部》。


A04014
A04014-011
部首筆畫  - 06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足部.跨字》引〈唐九成宮醴泉銘〉。

《中華字海.足部》。


A04014
A04014-002
部首筆畫  - 06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足部》。

《集韻.去聲.禡韻》。


注音 ㄎㄨㄚˋ
漢語拼音 kuà
研訂者 姚榮松
內容

」為「跨」之異體。跨,《說文解字.足部》:「渡也,從足夸聲。」《五經文字.足部》:「苦華反又苦化反,上說文下經典相承隸省。」按漢隸作「」,則二字不當云「隸省」,又「」亦不見於《說文》,或以為《說文》本作「」,後人因「跨」字而變易為「」,《龍龕手鑑.足部》以「」為正,「」為今,可以明其嬗遞關係。《集韻.去聲.禡韻》:「,說文:渡也,或作。」以「」為異體甚明。《正字通.足部》:「,同跨,六書統籀文作。」籀文之說,前人未聞。

A04014
A04014-016
部首筆畫  - 06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四畫.跨字》引〈隋寇熾妻姜敬墓誌〉。


A04014
A04014-024
部首筆畫  - 07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足部》引〈嬌紅記〉。


A04014
A04014-009
部首筆畫  - 07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去聲.禡韻.跨字》引〈唐東方朔畫像贊〉。


A04014
A04014-003
部首筆畫  - 07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足部》。


注音 ㄎㄨㄚˋ
漢語拼音 kuà
研訂者 姚榮松
內容

」為「跨」之異體。跨,《說文解字.足部》:「渡也,從足夸聲。」《龍龕手鑑.足部》:「,二俗,,今,,正。」又見《龍龕手鏡》、《四聲篇海.足部》、《字彙補.足部》,今從諸書以「」為「跨」之異體。《中文大辭典.足部》、《漢語大字典.足部》並同。

A04014
A04014-023
部首筆畫  - 08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足部》引〈太平樂府〉等。


A04014
A04014-017
部首筆畫  - 08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四畫.跨字》引〈隋□睦塼誌〉。

《中華字海.足部》。


A04014
A04014-008
部首筆畫  - 08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去聲.禡韻.跨字》引〈唐竇憲碑〉。


A04014
A04014-022
部首筆畫  - 09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足部》。

《重訂直音篇.卷二.足部》。


A04014
A04014-004
部首筆畫  - 10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足部》。


注音 ㄎㄨㄚˋ
漢語拼音 kuà
研訂者 姚榮松
內容

」為「跨」之異體。跨,《說文解字.足部》:「渡也,從足夸聲。苦化切。」,《說文解字.足部》:「踞也,從足荂聲。苦化切。」段注本「踞也」作「居也」,段注:「按此恐又字之異體。」《集韻.去聲.禡韻》:「,說文踞也。」《類篇.足部》、《四聲篇海.足部》、《字彙.足部》並同。《正字通.足部》:「,俗跨字,說文贅作,俗別作,並非。」跨下引《六書故》:「行遇塹瀆跨越之跨非渡也,跨者或立或跪,不可專言踞。」《中文大辭典.足部》下亦云:「疑為跨之異體。」《中華字海.足部》:「,同跨。見《直音篇》。」今依《正字通》、《中華字海》定「」為「跨」之異體。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漢隸字源
去聲.四十禡.頁435.左
去聲.四十禡.頁436.右
隸辨
卷四.去聲.四十禡.頁602.左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敦煌俗字譜
五經文字
足部.頁81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九麻.枯瓜切.頁210
上聲.十二蟹.枯買切.頁345
上聲.三十五馬.戶瓦切.頁411
去聲.四十禡.枯化切.頁596
去聲.四十禡.枯化切.頁596
上聲.三十五馬.苦瓦切.頁412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彙音寶鑑
卷四.瓜上平聲.頁374.右
卷四.瓜上平聲.頁374.右
卷四.瓜上平聲.頁374.右
異體字手冊
角川漢和辭典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卷四.去聲.四十禡.頁264.左
卷四.去聲.四十禡.頁264.左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5:4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