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3999A03999A03999A03999A03999A03999A03999A03999A03999A03999A03999A03999A03999A03999
A03999A03999
字號A03999正字 - 08 - 15 
說文釋形大徐本:,疾也。从走,取聲。(七句切)
段注本:,疾也。从走,取聲。(七句切)
注音(一)ㄑㄩˋ (二)ㄘㄨˋ
漢語拼音(一)qù (二)cù
釋義

(一)ㄑㄩˋ

1. 行動歸向。通「趨」。《說文解字.走部》:「趣,疾也。」《列子.力命》:「農赴時,商趣利。」晉.王羲之〈三月三日蘭亭詩.序〉:「雖趣捨萬殊,靜躁不同。」

2. 興味、旨意。《列子.湯問》:「曲每奏,鍾子期輒窮其趣。」唐.李白〈月下獨酌〉詩:「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

(二)ㄘㄨˋ

1. 催促。通「促」。《禮記.月令》:「趣民收斂。」《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數使使趣齊兵,欲與俱西。」

2. 趕快。《史記.卷七.項羽本紀》:「若不趣降漢,漢今虜若,若非漢敵也。」

A03999
A03999-006
部首筆畫  - 14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漢語大字典.又部》。


注音 ㄑㄩˋ
漢語拼音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應為「趣」之異體。「趣」字小篆作「」,《說文解字.走部》云:「趣,疾也。從走取聲。」《碑別字新編.十五畫》引〈魏公孫略墓誌〉作「」,則「」之作為「趣」之異體,當是「走」字據小篆字形寫定結果,就字形言,應訂為「趣」之異體字。《漢語大字典.又部》云:「同趣。楷化作趣。」

A03999
A03999-009
部首筆畫  - 09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五畫.趣字》引〈齊李仕芝墓誌〉。


A03999
A03999-013
部首筆畫  - 10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人部》。


A03999
A03999-001
部首筆畫  - 04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走部》。

《古文苑.卷一.石鼓文》。


注音 ㄘㄨˋ
漢語拼音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趣」之異體。音ㄘㄨˋ。《說文解字.走部》云:「,疾也。從走取聲。七句切。」楷定作「趣」。《字彙.走部》出「」字,云:「即字,〈周宣王石鼓文〉六馬。」《正字通.走部》出「」字,云:「舊註即字。……石鼓無,舊註,誤。」唯此後字書,如《康熙字典.走部》、《中文大辭典.走部》、《漢語大字典.走部》均出「」字,同引《字彙》事證。《漢語大字典.走部》另云:「《增補五方元音.地韻》:『,同趣。』《古文苑.周宣王〈石鼓文〉》:『六馬……』章樵注:『鄭云即趣字。……六馬,天子所駕也,趣趣然調和閑習。』」依此說明,則「趣趣然」當副詞。楊樹達《詞詮.卷六》趣有副詞義。其音據《漢語大字典.走部》,「趣』下解釋當為ㄘㄨˋ

A03999
A03999-002
部首筆畫  - 05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走部》。


#「N00037」另兼正字。

注音 (1)ㄑㄩˋ (2)ㄘㄨˋ (3)ㄘㄡˇ #ㄧㄢˊ
漢語拼音 (1)qù (2)cù (3)cǒu #yán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趣」的異體字。音ㄑㄩˋㄘㄨˋㄘㄡˇ。《龍龕手鑑.走部》云:「趣正俗。」《四聲篇海.走部》云:「,音趣義同。」《字彙補.走部》云:「,音義與趣同。」《康熙字典.走部》、《中文大辭典.走部》、《中華字海.走部》三書均出「」字,云:「《篇韻》,同趣。」《龍龕手鑑.走部》:「趣正俗。七句反,趣向也。又倉狗反,趣馬,掌馬官名也。又七足,七俱二反。」以今音推之,「趣」有ㄑㄩˋㄘㄨˋㄘㄡˇ三音,「」亦有此三音。此字另為正字,音ˊ,義為「相顧視」。


#「N00037」另兼正字。
A03999
A03999-016
部首筆畫  - 07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中華字海.走部》。

《魏書.卷三十一.于栗磾傳》。


A03999
A03999-004
部首筆畫  - 07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走部》。


注音 (1)ㄑㄩˋ (2)ㄘㄨˋ (3)ㄘㄡˇ
漢語拼音 (1)qù (2)cù (3)cǒu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趣」之異體。音ㄑㄩㄘㄨˋㄘㄡˇ。《龍龕手鑑.走部》云:「俗趣正。」《四聲篇海.走部》云:「,七句切,與趣義同。」《字彙補.走部》云:「,與趣同。」《康熙字典.走部》、《中文大辭典.走部》、《中華字海.走部》均出「」字,云:「《篇韻》同趣。」《漢語大字典.走部》亦出「」字,云同趣。除引《龍龕手鑑.走部》資料外,另引資料為:「《直音篇.走部》趣,七句切,疾也,向也。又、促二音。,同趣。」

A03999
A03999-003
部首筆畫  - 07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走部》。


注音 (1)ㄑㄩˋ (2)ㄘㄨˋ (3)ㄘㄡˇ
漢語拼音 (1)qù (2)cù (3)cǒu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趣」之異體。音ㄑㄩˋㄘㄨˋㄘㄡˇ。《龍龕手鑑.走部》云:「俗趣正。」《四聲篇海.走部》云:「,音趣義同。」《字彙補.走部》云:「,與趨同。」《康熙字典.走部》云:「,《篇韻》同趨。」《中文大辭典.走部》、《中華字海.走部》均出「」字,皆云:「《篇韻》同趣。」《漢語大字典.走部》亦有「」字,云:「同趣。」除引《龍龕手鑑.走部》資料外,另云:「《直音篇.走部》:『趣,疾也,向也。,同趣。』」按:《直音篇.走部》字形作「」,《漢語大字典.走部》所引字形訛誤。綜合以上資料,「」確可做為「趣」之異體字。

A03999
A03999-020
部首筆畫  - 08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歷代書法字彙.走部》。


A03999
A03999-019
部首筆畫  - 08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中國書法大字典.走部》。


A03999
A03999-015
部首筆畫  - 08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中華字海.走部》。

《元.周德清.中原音韻.魚模.去聲》。


A03999
A03999-017
部首筆畫  - 08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走部》。


注音 (1)ㄑㄩˋ (2)ㄘㄨˋ (3)ㄘㄡˇ
漢語拼音 (1)qù (2)cù (3)cǒu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趣」之異體。音:ㄑㄩˋㄘㄨˋㄘㄡˇ。《龍龕手鑑.走部》云:「趣正俗。」《四聲篇海.卷三.走部》云:「,音趣,義同。」《重訂直音篇.走部》云:「,同趣。」按:「趣」疾也,從走取聲,為形聲字。而「」者,當是從走從步之會意字,「步」之作「」,當為其訛誤成俗耳。

A03999
A03999-010
部首筆畫  - 08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五畫.趣字》引〈魏王基墓誌〉。


A03999
A03999-018
部首筆畫  - 08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走部》。


A03999
A03999-011
部首筆畫  - 08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五畫.趣字》引〈魏公孫略墓誌〉。


A03999-008
部首筆畫  - 10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上聲.厚韻》。

《集韻.入聲.燭韻》。


#「」另兼正字。

注音 (1)ㄘㄨˋ (2)ㄘㄡˇ #(1)ㄑㄩ (2)ㄘㄨˋ
漢語拼音 (1)cù (2)cǒu #(1)qū (2)cù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趨」為「趣」之異體。音ㄘㄡˇㄘㄨˋ。《集韻.上聲.A00460-003韻》「此苟切」條出「趣趨」二字,云:「《周禮》有趣馬官,或作趨。」此字當音ㄘㄡˇ。《集韻.入聲.燭韻》「趨玉切」條出「趨趣」三字,云:「速也。或作『趣』、『』。」此字音ㄘㄨˋ。《周禮.縣正》:「趨其稼事而賞罰之。」陸德明《釋文》:「趨,本又作趣,音促。」故「趨」可收為「趣」之異體。


#「」另兼正字。
A03999
A03999-014
部首筆畫  - 12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中華字海.走部》。

《宋.蘇軾.廣州資福寺羅漢閣碑》。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漢隸字源
去聲.十遇.頁372.右
隸辨
卷四.去聲.十遇.頁516.左
碑別字新編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十虞.逡須切.頁79
去聲.十遇.逡遇切.頁496
上聲.四十五厚.此苟切.頁439
入聲.三燭.趨玉切.頁653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俗書刊誤
卷七.略記字始.頁571(石鼓字)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彙音寶鑑
卷六.居上去聲.頁514.右
異體字手冊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卷一.平聲.十虞.頁48.右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7:5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