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3995A03995A03995A03995A03995A03995A03995
字號A03995正字 - 05 - 12 
說文釋形

大徐本:也。从走,聲。讀若塵。(丑刃切)
段注本:也。从走,聲。讀若塵。(丑忍切)

注音ㄔㄣˋ
漢語拼音chèn
釋義

1.  追逐。《說文解字.走部》:「趁,也。」《梁書.卷九.列傳.曹景宗》:「常與少年數十人澤中逐獐鹿,每眾騎趁鹿,鹿馬相亂,景宗於眾中射之。」《水滸傳》第四三回:「李逵見了,心裡越疑惑,趁著那血跡尋將去。」

2.  找尋。《水滸傳》第七三回:「胡亂趁些晚飯吃,借宿一夜,明日早行。」明.湯顯祖《南柯記》第一○齣:「好笑,好笑,沒煩惱趁煩惱。」

3.  趕赴、及時以赴。宋.陸游〈雜感〉詩一○首之七:「山人那信宦途艱,強著期衣趁曉班。」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趁程途節飲食,順時自保揣身體。」

4.  追隨、伴隨。唐.白居易〈初到洛下閑遊〉詩:「趁伴入朝應老醜,尋春放醉尚粗豪。」宋.歐陽修〈思白兔雜言戲答公儀憶鶴之作〉:「低垂兩翅趁拍,婆娑弄影誇嬌嬈。」

5.  乘便利用。如:「打鐵趁熱」、「趁火打劫」。唐.白居易〈早發楚城驛〉詩:「月乘殘夜出,人趁早涼行。」宋.辛棄疾〈水調歌頭.官事未易了〉詞:「君要花滿縣,桃李趁時栽。」

6.  乘坐。宋.蘇軾〈至真洲再和〉詩二首之一:「北上難陪驥,東行且趁船。」《文明小史》第五一回:「四五個家人,十幾個打雜的,一大群人,趁了長江輪船。

7.  賺取。《喻世明言.卷二六.沈小官一鳥害七命》:「我今左右老了,又無用處,又不看見,又沒趁錢。」《石點頭.卷八.貪婪漢六院賣風流》:「原來卻是吾剝皮在此開門頭賺錢,好好好,這小閘上錢財,一發趁得穩!」

8.  相當。白樸《東牆記》第一折:「姻緣自把佳期問,郎才女貌皆相。」

9.  滿意。同「稱」。《紅樓夢》第五七回:「倘或老太太一時有個好歹,那時雖也完事,只怕耽誤了時光,還不得趁心如意呢。」

A03995
A03995-002
部首筆畫  - 05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上聲.準韻》。

《正字通.部》。


注音 ㄔㄣˋ
漢語拼音 chèn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趁」之異體。《集韻.上聲.準韻》:「趁、。走也。或從。」《正字通.部》:「,舊註瞋上聲,走也。按《說文》有趁無即趁之訛省。《韻會》趁或作。亦非。」按從走從,取義大同,故相通用。今據以為趁之異體。

A03995
A03995-008
部首筆畫  - 05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走部》引〈太平樂府〉等。


A03995-001
部首筆畫  - 05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走部.趁字》。

《廣韻.去聲.震韻》。


注音 ㄔㄣˋ
漢語拼音 chèn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趁」之異體。《說文解字.走部》:「趁,趨也。從走,B05906-001聲。讀若塵。」《玉篇.走部》:「趁,除珍切,履也。丑切,從也。,同上,俗。」《廣韻.去聲.震韻》:「趁,趁逐。俗作。」《字鑑.去聲.震韻》:「趁,丑切,《說文》:『也。從走B05906-001聲。』俗作。」按凡B05906-001形之字,隸楷多變作,故據此定為趁之異體。

A03995
A03995-003
部首筆畫  - 05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走部.趁字》。


注音 ㄔㄣˋ
漢語拼音 chèn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趁」之異體。《玉篇.走部》:「趁,除珍切,履也。丑切,從也。,同上,俗。」《六書正.去聲.震稕韻》:「趁,趁也。自後及之也。從走B05906-001聲。音邅,俗作,非。」《字彙.走部》:「趁,丑慎切,嗔去聲,踐也、逐也、從也。,同上。」按凡B05906-001之形,隸楷多變作。故趁乃變作。今定為趁之異體。

A03995
A03995-007
部首筆畫  - 05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去聲.稕韻》。

《重訂直音篇.卷三.走部》。


注音 ㄔㄣˋ
漢語拼音 chèn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趁」之異體。《集韻.去聲.稕韻》:「趁、。《說文》:『也。』或從尒。」按凡從B05906-001之形,隸楷多變作尒。《重訂直音篇.卷三.走部》:「切,從也,踐也。,同上,趁,亦同上,又音陳,履也。」今據此定為趁之異體。

A03995
A03995-004
部首筆畫  - 05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走部》。


注音 ㄔㄣˋ
漢語拼音 chèn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趁」之異體。《說文解字.走部》:「,趨也,從走B05906-001聲,讀若塵。」按篆文走作,楷化為,故篆文趁楷化為。故《六書正.去聲.震稕韻》逕書作。《正字通.走部》大字作「趁」,註解作「」。是為趁之異體無誤。

A03995
A03995-009
部首筆畫  - 06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彙音寶鑑.巾上去聲》。


A03995
A03995-005
部首筆畫  - 09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漢語大字典.走部》。


注音 ㄔㄣˋ
漢語拼音 chèn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趁」之異體。字之形,前代字書,多未甄收。《漢語大字典.走部》:「,同趁。明朱國禎《涌幢小品.火器》:『水戰用火,自赤壁外,莫著于我太祖鄱陽之役。然皆草木葦荻之類,束而灌脂,又風勢,雖間以毬砲,未聞全用火藥、火器也。』」按字雖甚晚出,然亦有據,蓋自金元以來,稱字之音已由蒸登轉入真文,音讀由ㄔㄥˋ轉讀為ㄔㄣˋ,故每用趁代稱。如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八》:「從此,趁了君深願,酬了相如素志。」元白仁甫《董秀英花月東牆記.第一折》:「郎才女貌皆相趁。」皆以趁代稱,故乃造一從走稱省聲之字來。今定為趁之異體。

A03995-006
部首筆畫  - 05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真韻》。


#「」另兼正字。

注音 ㄔㄣˋ #(1)ㄊㄧㄢˇ (2)ㄋㄧㄢˇ (3)ㄐㄧㄢˋ
漢語拼音 chèn #(1)tiǎn (2)niǎn (3)jiàn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跈」為「趁」之異體。《集韻.平聲.真韻》:「趁、跈。也。或從足。」按從走從足義類相通,古多通作,如B04954-011亦作蹕是也。《漢語大字典.足部》:「跈,同趁,難行不進貌。《集韻.真韻》:『趁,也。或從足。』」今據此定作趁之異體。


#「」另兼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十七真.知鄰切.頁120
平聲.十七真.池鄰切.頁120
上聲.十六軫.止忍切.頁352
上聲.十七準.丑忍切.頁355
上聲.二十七銑.乃殄切.頁380
上聲.二十八獮.尼展切.頁387
去聲.二十二稕.丑刃切.頁542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鑑
卷四.去聲.二十一震.頁77.右
六書正譌
去聲.十二震稕韻.頁135.右
宋元以來俗字譜
俗書刊誤
卷三.去聲.八震.頁554.上
字彙
正字通
康熙字典(校正本)
增廣字學舉隅
卷二.正譌.去聲.頁259.右
彙音寶鑑
卷四.巾上去聲.頁327.左
卷四.巾上去聲.頁327.左
異體字手冊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8: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