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3987A03987A03987A03987A03987A03987A03987A03987A03987A03987A03987A03987A03987
A03987A03987A03987A03987A03987A03987A03987A03987A03987
字號A03987正字 - 07 - 14 
說文釋形

大徐本:,火赤皃(貌)。从二赤。(呼格切)
段注本:,大赤皃(貌)。从二赤。(呼格切)

注音ㄏㄜˋ
漢語拼音
釋義

1.  盛紅貌。《說文解字.赤部》:「赫,火赤皃(貌)。」《詩經.邶風.簡兮》:「赫如渥赭,公言錫爵。」漢.毛亨.傳:「赫,赤貌。」

2.  明亮。《荀子.天論》:「故日月不高,則光暉不赫。」明.劉基《郁離子.枸櫞》:「驕陽赫而不吾灼,寒露零而不吾淒。」

3.  顯明、盛大。如:「顯赫」、「威赫」。《詩經.商頌.那》:「於赫湯孫,穆穆厥聲。」唐.王績〈過漢故城〉詩:「何其赫隆盛,自謂保靈長。」

4.  顯耀。《詩經.大雅.生民》:「以赫厥靈,上帝不寧。」唐.孔穎達.正義:「以赫是明貌,故為顯也。」三國魏.阮籍〈采薪者歌〉:「留侯起亡虜,威武赫荒夷。」

5.  怒意、怒貌。《詩經.大雅.皇矣》:「王赫斯怒,爰整其旅。」漢.鄭玄.箋:「赫,怒意。」《漢書.卷五一.賈鄒枚路傳.枚乘》:「漢知吳之有吞天下之心也,赫然加怒。」

6.  恫嚇、恐嚇。通「嚇」。《詩經.大雅.桑柔》:「既之陰女,反予來赫。」漢.鄭玄.箋:「口距人謂之赫。」《莊子.外物》:「聲侔鬼神,憚赫千里。」

7.  分解。《續漢書志.第五.禮儀志中》:「凡使十二神追惡凶,赫女軀,拉女幹,節解女肉,抽女肺腸。」

8.  赫茲之簡稱。

(1)   人名:

A. Heinrich Rudolph Hertz,西元18571894)德國物理學家。證實光波與電磁波相同,證明馬克士威之電磁理論,建立後來無線電發明之基礎,故學者稱電磁波為赫茲波。

B. Gustav Hertz,西元1887~?)德國物理學家。與夫然克氏用電子撞擊原子,證實波耳原子理論,獲西元一九二五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2)   量詞。計算頻率之單位。為英語hertz之音譯。指每秒振動一次為一赫茲,簡稱為赫。

9.  姓。如明代有赫德。

A03987
A03987-024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六朝別字記新編.陳叔毅脩孔子廟碑》。


A03987
A03987-006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入聲.陌韻.赫字》引〈孔廟置卒史碑〉。

《中華字海.土部》。


A03987
A03987-016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貝部.赫字》引〈隋諸葛子恆造象記〉。

《中華字海.部》。


A03987
A03987-021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四畫.赫字》引〈魏元融墓誌〉。

《中華字海.土部》。


A03987
A03987-022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四畫.赫字》引〈魏暉福寺碑〉。

《中華字海.土部》。


A03987
A03987-007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入聲.陌韻.赫字》引〈李翕西狹頌〉。

《中華字海.土部》。


A03987
A03987-018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四畫.赫字》引〈魏王偃墓誌〉。


A03987
A03987-008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入聲.陌韻.赫字》引〈郎中馬江碑〉。


A03987
A03987-009
部首筆畫  - 05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入聲.陌韻.赫字》引〈漢孔龢碑〉。

《漢語大字典.大部》。


#「C01951」另兼正字。
=>」之異體。

A03987
A03987-014
部首筆畫  - 04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四畫.赫字》引〈魏高貞碑〉。

《中華字海.部》。


A03987
A03987-019
部首筆畫  - 05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四畫.赫字》引〈魏元頊墓誌〉。


A03987-004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入聲.陌韻》。

《正字通.火部》。


#「」另兼正字。

注音 ㄏㄜˋ #ㄏㄨㄛˋ
漢語拼音 hè #huò
研訂者 林炯陽
內容

」為「赫」之異體。

《集韻.入聲.陌韻》:「赫,《說文》:『火赤貌。』亦作。」《類篇.赤部》同《集韻》。《正字通.火部》:「,俗赫字。」按:「赫」加火旁作「」,而「」蓋「」之省,故「」可收為「赫」之異體。


#「」另兼正字。
A03987
A03987-003
部首筆畫  - 10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入聲.麥韻.字》引〈孫根碑〉。


注音 ㄏㄜˋ
漢語拼音
研訂者 林炯陽
內容

」為「赫」之異體。

《隸辨.入聲.麥韻.字》引〈孫根碑〉:「之譽。」「赫」作「」,按曰:「即赫字。《說文》本作。」按:「」形當由《說文》篆體「」隸變而得,故可收為「赫」之異體。

A03987
A03987-005
部首筆畫  - 10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入聲.麥韻.字》引〈孫根碑〉。

《異體字手冊.十四畫》。


注音 ㄏㄜˋ
漢語拼音
研訂者 林炯陽
內容

」為「赫」之異體。

《異體字手冊.十四畫》「赫」下收「」字為異體,云:「篆文。」按:赫字《說文.赤部》篆作「」,隸作「」。《隸辨.入聲.麥韻.字》引〈孫根碑〉下云:「按:即赫字。《說文》本作。」故「」可收為「赫」之異體。

A03987-001
部首筆畫  - 14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入聲.陌韻》。

《正字通.火部》。


注音 ㄏㄜˋ
漢語拼音
研訂者 林炯陽
內容

」為「赫」之異體。赫,《說文解字.赤部》篆作「」,云:「火赤貌,從二,赤聲。」《集韻.入聲.陌韻》:「赫,《說文》:『火赤貌。』或從火。」《正字通.火部》:「,俗赫字。」《漢語大字典.火部》從《集韻》、《正字通》。按:「赫」訓「火赤貌」,故另增「火」旁作「」,以明確字義。「」可收為「赫」之異體。

A03987
A03987-025
部首筆畫  - 05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四畫.赫字》引〈唐九成宮碑〉。

《類篇.赤部》。


A03987
A03987-012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入聲.陌韻.赫字》引〈唐九成宮醴泉銘〉。


△疑另為「」之異體

A03987
A03987-017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貝部.赫字》引〈唐燕君夫人姜氏墓誌〉。


A03987
A03987-027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艸部》。

《中文大辭典.艸部》。


#「C11523」另兼正字。

A03987
A03987-020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四畫.赫字》引〈魏王悅墓誌〉。


A03987
A03987-011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入聲.陌韻.赫字》引〈唐夫子廟堂碑〉。


A03987
A03987-002
部首筆畫  - 01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入聲.陌韻》。


注音 ㄏㄜˋ
漢語拼音
研訂者 林炯陽
內容

」為「赫」之異體。

《集韻.入聲.陌韻》:「赫,亦作。」《類篇.赤部》同《集韻》。《康熙字典.赤部》、《漢語大字典.赤部》皆從《集韻》。「」形蓋由隸省而得,故可收為「赫」之異體。

A03987
A03987-013
部首筆畫  - 06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入聲.陌韻.赫字》引〈唐于志寍碑〉。

《中華字海.一部》。


A03987
A03987-026
部首筆畫  - 11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五.火部》。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漢簡文字類編
漢隸字源
隸辨
卷五.入聲.二十陌.頁719.右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六朝別字記新編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去聲.四十禡.虛訝切.頁595
入聲.二十陌.郝格切.頁734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彙音寶鑑
卷二.經上入聲.頁180.右
異體字手冊
角川漢和辭典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9 16: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