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非法手段取得之財物。如:「貪贓枉法」、「追贓」、「人贓俱獲」。《北史.卷一.魏本紀.太宗明元帝》:「校閱守宰資財,非自家所齎,悉簿為贓。」《警世通言.卷一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見拿著了真贓真賊,咬牙切齒的罵。」
2. 受賄。《周書.卷三二.列傳.柳敏》:「時王綱不振,朝士多贓貨。」《明史.卷二.太祖本紀二》:「命官吏犯贓者罪勿貸。」
〔關鍵文獻〕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一表》。
《增廣字學舉隅.卷二.正譌》。
《字辨.體辨三》。
《四聲篇海.貝部》。
《類篇.貝部》。
《字彙.貝部》。
《漢語大字典.貝部》。
《彙音寶鑑.公上平聲》。
《重訂直音篇.卷六.貝部》。
《玉篇.貝部.字》。
《字彙補.酉集拾遺》。
「贜」為「贓」之異體。音ㄗㄤ。「贓」字不見於《說文》。《玉篇.貝部》云:「贓,作郎切。藏也。」今音ㄗㄤ。《廣韻.平聲.唐韻》:「贓,納賄曰贓。」《字彙補.酉集拾遺》:「贜,俗贓字。」《彙音寶鑑.公上平聲》:「贜,同贓字。」按:「藏」從「臧」聲,二字為聲子聲母之關係,故「贓」字或從「藏」作「贜」,其音一也。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