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慶祝。如:「賀年」、「祝賀」、「慶賀」。《說文解字.貝部》:「賀,以禮物相奉慶也。」《詩經.大雅.下武》:「受天之祐,四方來賀。」《史記.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列傳》:「夏,丞相取燕王女為夫人,有太后詔,召列侯宗室皆往賀。」
2. 嘉獎、犒勞。《廣韻.去聲.箇韻》:「賀,勞也。」《晏子春秋.外篇.晏子再治東阿上計景公迎賀晏子辭第二十》:「景公迎而賀之曰:『甚善矣!子之治東阿也。』」
3. 姓。如唐代有賀知章。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貝部》引〈金瓶梅〉等。
「」為「賀」之異體。《說文解字.貝部》篆體作「」,從貝加聲。
從「貝」之部分,俗寫或作「」。「賀」之形,見於《宋元以來俗字譜.貝部》引〈金瓶梅〉作「」。《大陸簡化字表.第三表》、《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九畫》均收「」字。《漢語大字典.貝部》、《中華字海、貝部》並以「」為「賀」的簡化字。
「」字既為俗寫常見之形體,乃予收錄為「賀」之異體。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