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ㄇㄠˋ 1. 長相、面容。如:「容貌」、「相貌」、「其貌不揚」、「花容月貌」、「相貌堂堂」。《說文解字.皃部》「皃,頌儀也。......貌,籀文皃从豹省。」東周戰國.宋玉〈神女賦〉:「須臾之間,美貌橫生。」唐.李白〈古風〉詩五九首之一一:「人生非寒松,年貌豈長在。」 2. 禮儀、禮貌。《論語.鄉黨》:「見冕者與瞽者,雖褻,必以貌。」《荀子.堯問》:「貌執之士者百有餘人,欲言而請畢事者千有餘人。」 3. 模樣、外觀。如:「怒貌」、「醉貌」、「外貌」、「全貌」。漢.宋玉〈鵩鳥賦〉:「止於坐隅兮,貌閑暇。」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劉伶身長六尺,貌甚醜悴,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 4. 姓。如周代有貌辨。 (二)ㄇㄛˋ 描繪、描摹。《字彙.豸部》:「貌,描畫人物類其狀曰貌。」《新唐書.卷七六.后妃列傳上.楊貴妃》:「命工貌妃於別殿,朝夕往,必為鯁欷。」《聊齋志異.卷二.阿寶》:「遂貌其呆狀,相郵傳作醜語,而名之曰:『孫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