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3925A03925A03925A03925A03925A03925A03925A03925A03925A03925A03925A03925
A03925A03925A03925A03925A03925A03925A03925A03925A03925A03925A03925A03925A03925
A03925A03925A03925
字號A03925正字 - 07 - 14 
說文釋形「貌」《說文》作「皃」。
大徐本:,頌儀也。从人,白象人面形。凡皃之屬皆从皃。,皃或从頁,豹省聲。,籀文皃,从豹省。(莫教切)
段注本:,頌儀也。从儿,白象人面形。凡皃之屬皆从皃。,皃或从頁,豹省聲。,籀文皃,从豸。(莫教切)
注音(一)ㄇㄠˋ (二)ㄇㄛˋ
漢語拼音(一)mào (二)mò
釋義

()ㄇㄠˋ

1.  長相、面容。如:「容貌」、「相貌」、「其貌不揚」、「花容月貌」、「相貌堂堂」。《說文解字.皃部》「皃,頌儀也。......貌,籀文皃从豹省。」東周戰國.宋玉〈神女賦〉:「須臾之間,美橫生。」唐.李白〈古風〉詩五九首之一一:「人生非寒松,年貌豈長在。

2.  禮儀、禮貌。《論語.鄉黨》:「見冕者與瞽者,雖褻,必以貌。」《荀子.堯問》:「執之士者百有餘人,欲言而請畢事者千有餘人。」

3.  模樣、外觀。如:「怒貌」、「醉貌」、「外貌」、「全貌」。漢.宋玉〈鵩鳥賦〉:「止於坐隅兮,貌閑暇。」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劉伶身長六尺,貌甚醜悴,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

4.  姓。如周代有貌辨。

()ㄇㄛˋ

描繪、描摹。《字彙.豸部》:「貌,描畫人物類其狀曰貌。」《新唐書.卷七六.后妃列傳上.楊貴妃》:「命工貌妃於別殿,朝夕往,必為鯁欷。」《聊齋志異.卷二.阿寶》:「遂貌其呆狀,相郵傳作醜語,而名之曰:『孫痴』。」

A03925
A03925-016
部首筆畫  - 04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十五畫》引〈列女傳〉。


=>」之異體。

注音 (一)ㄇㄠˋ (二)(1)ㄋㄧˊ (2)ㄦˊ
漢語拼音 (一)mào (二)(1)ní (2)ér
研訂者 李鍌
內容

()

」為「貌」之異體。《說文解字.部》:「,頌儀也。從人白,象人面形。或從頁,豹省聲。,籀文從豹省。」「」楷寫作「」,乃「貌」之本字,今為「貌」之異體。《宋元以來俗字譜.十五畫》引〈列女傳〉「」字作「」,蓋訛字也。今「」既為「貌」之異體,而「」自當亦是「貌」之異體矣。

()

=>」之異體。

A03925
A03925-001
部首筆畫  - 05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八部》。


注音 ㄇㄠˋ
漢語拼音 mào
研訂者 李鍌
內容

」為「貌」之異體。《說文解字.部》云:「,頌儀也。從人白,象人面形。,籀文從豹省。」按今楷作「」,《字彙補.八部》云:「,與貌同,字彙作。」是則之為之異體可知矣。「」之可以書作「」,亦猶「」之可以書作「頁」。《康熙字典.八部》以為即「」字訛文,實則不如說是「」之變體。今以籀文之「貌」為正體,則之為「貌」之異體亦可知矣。

A03925-014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豸部.貌字》引〈魏王偃墓誌〉。


#「」另兼正字。
=>」之異體。

注音 (一)ㄇㄠˋ (二)ㄎㄣˇ #ㄏㄣˇ
漢語拼音 (一)mào (二)kěn #hěn
研訂者 李鍌
內容

()

「狠」為「貌」之異體。《說文解字.部》貌為之籀文,從豹省。據隸辦所者,知與貌相似而致訛。然《偏類碑別字.豸部》、《碑別字新編.十四畫》引〈魏王偃墓誌〉,又有作「狠」者,亦為貌之異體。按狠實為之省文,蓋豸作左偏旁用時,有省作「」者,見「」條所證。是則狠亦為貌之訛變可知矣。故狠亦為貌之異體。

#「」另兼正字。

()

=>」之異體。


#「」另兼正字。
A03925
A03925-011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犬部》。


注音 ㄇㄠˋ
漢語拼音 mào
研訂者 李鍌
內容

」為「貌」之異體。《說文解字.部》貌為之籀文,從豹省。《四聲篇海.犬部》、《龍龕手鑑.犬部》,貌省作「」者。按《隸辨.卷六.偏旁》云:「,貌說文作,從人、從白;籀文作。隸從籀文變訛也。」至於左偏旁「豸」省為「」,亦屬常見,下所引。豸可以省文為又變訛為,是則「」為「貌」之變訛異體亦可知矣。

A03925
A03925-002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精嚴新集大藏音.犬部》。


注音 ㄇㄠˋ
漢語拼音 mào
研訂者 李鍌
內容

」為「貌」之異體。《說文解字.部》云:「,頌儀也。從人白,象人面形。或從頁,豹省聲。,籀文,從豹聲。」貌是「」字籀文,《精嚴新集大藏音.犬部》:「貌、,上正。」《龍龕手鑑.犬部》、《四聲篇海.犬部》並有「」字。《康熙字典.犬部》「」字下引《篇海類編》云:「同貌。」是則「」為「貌」之俗。「貌」之作「」,亦猶「豻」之作「犴」,「貓」之作「」,「」之作「狉」。

A03925
A03925-020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四畫.貌字》引〈隋明雲騰墓誌〉。


A03925
A03925-026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犬部》。


A03925
A03925-010
部首筆畫  - 02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干祿字書.去聲》。

◎「」,今標準字體作「」。


#「」另兼正字。

注音 ㄇㄠˋ #ㄒㄧㄤ
漢語拼音 mào #xiāng
研訂者 李鍌
內容

」為「貌」之異體。《說文解字.部》云:「,頌儀也。從人白,象人面形。」字《碑別字新編.十四畫》引〈魏元頊墓誌〉作「」,《干祿字書.去聲》以為「」乃「貌」之俗字,《龍龕手鑑.白部》云:「,烏了反,合也。又彼急,居立二反,穀香也。又音,與同。」按《說文解字.皂部》云:「,穀之馨昋也,象嘉穀在裹中之形,匕所以扱之。或說,一粒也。」變為,是則《龍龕》釋為穀香,是也。至於之為。殆為篆文形近而訛。蓋,上頭人面之與象嘉穀裹於中之,形幾難分;而下腳字從「人」之古文奇字,則從「匕」,匕乃反人,是以從形構而言,二者形近。隸變乃省訛者,如《隸辨.去聲.效韻》引〈老子銘〉,貌作,云:「貌,說文作;從人,從白。籀文作,隸從籀文變訛字也。」是則之訛變可知矣。今貌為正體,已為貌之異體,而之變訛,其可為貌之異體亦可確定矣。

」,今標準字體作「」。

#「」另兼正字。


#「」另兼正字。
A03925-003
部首筆畫  - 02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說文.部》。


=>」之異體。
=>」之異體。

注音 (一)ㄇㄠˋ (二)(1)ㄋㄧˊ (2)ㄦˊ (三)ㄨㄢˊ
漢語拼音 (一)mào (二)(1)ní (2)ér (三)wán
研訂者 李鍌
內容

()

」為「貌」之異體。《說文解字.部》云:「、頌儀也。從人白,象人面形。,籀文從豹省。」 ,《玉篇.部》:「,容儀也。」、《干祿字書.去聲》、《五經文字.儿部》等並作「」。即篆文字之楷書。今以籀文「貌」為正體,則「」為「貌」之異體可知矣。

()

=>」之異體。

()

=>」之異體。

A03925
A03925-021
部首筆畫  - 03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豸部.貌字》引〈梁蕭憺碑〉。


A03925
A03925-024
部首筆畫  - 04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四畫.貌字》引〈魏張寧墓誌〉。


A03925
A03925-023
部首筆畫  - 09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十四畫.貌字》引〈魏王基墓誌〉。


A03925
A03925-025
部首筆畫  - 03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豸部.貌字》引〈隋苟君夫人宋氏墓誌〉。


A03925
A03925-029
部首筆畫  - 12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去聲.效韻.貌字》引〈嚴訢碑〉。


A03925
A03925-030
部首筆畫  - 05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去聲.效韻.貌字》引〈隋智永干文〉。


A03925-012
部首筆畫  - 06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去聲.效韻.貌字》引〈東魏太公呂望表〉。


#「」另兼正字。
=>」之異體。
=>」之異體。

注音 (一)ㄇㄠˋ (二)ㄎㄣˇ (三)ㄎㄣˇ #ㄎㄣˇ
漢語拼音 (一)mào (二)kěn (三)kěn #kěn
研訂者 李鍌
內容

()

」為「貌」之異體。《說文解字.部》之籀文貌,從豹省。《金石文字辨異.去聲.效韻》引〈東魏太公呂望表〉並作「」,《敦煌俗字譜.豸部.貌字》亦錄有「」字。按《隸辨.去聲.效韻.字》下云:「〈老子銘〉。……說文,籀文作貌,碑訛從即艮字;從艮者字也,懇字從之。與貌相似,故致訛耳。」所說可從。為貌之訛變,故可定為貌之異體。

#「」另兼正字。

()

=>」之異體。

()

=>」之異體。


#「」另兼正字。
A03925
A03925-036
部首筆畫  - 06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部》。


=>」之異體。

A03925
A03925-013
部首筆畫  - 07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豸部》。


注音 ㄇㄠˋ
漢語拼音 mào
研訂者 李鍌
內容

」為「貌」之異體。《說文解字.部》貌字,隸變後〈老子銘〉有作「」者,據《隸辨.去聲.效韻》云:「說文,籀文作貌,碑訛從即艮字;從艮者,字也,懇字從之。與貌相似,故致訛耳。」而《四聲篇海.豸部》、《龍龕手鑑.豸部》又有作「」者,蓋又自「」而來。「」即「」字,亦「」之變。據《隸辨》「」可以書作「艮」,「」當亦可訛變為「良」。然則與貌相似而致訛,當亦是與貌相似而致訛。為貌之異體,自亦貌之異體可確定矣。

A03925
A03925-004
部首筆畫  - 07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豸部》。


注音 ㄇㄠˋ
漢語拼音 mào
研訂者 李鍌
內容

」為「貌」之異體。《說文解字.部》云:「,頌儀也。從人白,象人面形。或從頁,豹省聲。,籀文從豹省。」「」,《類篇.部》、《廣韻.去聲.效韻》、《集韻.去聲.效韻》、《龍龕手鑑.部》等並作A03925-009。《字彙補.豸部》云:「,古文貌字。」按「」從貝,無義,當是「A03925-009」之訛字。貌為正體,A03925-009為或體,A03925-009之訛,則為貌之異體,亦為無疑矣。

A03925
A03925-005
部首筆畫  - 07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豸部》。


注音 ㄇㄠˋ
漢語拼音 mào
研訂者 李鍌
內容

A03925-005」為「貌」之異體。《說文解字.部》云:「,頌儀也。從人白,象人面形。,籀文,從豹省。」,今楷書作貌,《四聲篇海.豸部》、《字彙補.豸部》皆以為「A03925-005」與「貌」同。《漢語大字典.豸部》引〈遼楊佶張琪墓誌銘〉云:「府君體A03925-005魁偉,談論清簡。」按「」之變體作「」,則「貌」之變體自亦可作「A03925-005」矣。

A03925
A03925-042-1
部首筆畫  - 07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十五畫》引〈列女傳〉等。


A03925
A03925-035
部首筆畫  - 07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部》。


A03925
A03925-015
部首筆畫  - 07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干祿字書.去聲》。


注音 ㄇㄠˋ
漢語拼音 mào
研訂者 李鍌
內容

」為「貌」之異體。《說文解字.部》:「,頌儀也。從人白,象人面形。或從頁,豹省聲。,籀文從豹省。」《干祿字書.去聲》:「,上俗中通下正。」按據《說文》「」之籀文作「貌」,從豹省。「豹」之左偏旁作「豸」,不作「」。惟漢隸有作「」者,如《偏類碑別字.豸部》、《碑別字新編.十四畫》引〈魏呂望表〉、〈魏陽城洪懋等造象〉「」之左旁等是。蓋隸定之訛變也。《干祿字書》以「」為正,亦誤也。「貌」為正字,「」為訛字,音義無別,形體略異,故「」為「貌」之異體也。

A03925
A03925-034
部首筆畫  - 07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敦煌俗字譜.豸部.貌字》引〈中99.1003.上3〉。

《宋元以來俗字譜.十五畫》引〈通俗小說〉。


A03925
A03925-039
部首筆畫  - 08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部》。


A03925
A03925-040
部首筆畫  - 09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十五畫》引〈太平樂府〉。


A03925
A03925-028
部首筆畫  - 09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豸部》。


A03925
A03925-038
部首筆畫  - 09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部》。


A03925
A03925-017
部首筆畫  - 07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身部》。


注音 ㄇㄠˋ
漢語拼音 mào
研訂者 李鍌
內容

」為「貌」之異體。《說文解字.部》:「,頌儀也。從人白,象人面形。或從頁,豹省聲。,籀文從豹。」《字彙補.身部》:「,音義同貌。」《康熙字典.身部》、《漢語大字典.身部》並引《字彙補》之說。按「」之作「」,為貌之異體,說見「」字條。「」本象人面形,而又增形符「身」字,為「」之增疊字。「」可為「貌」之異體字,則其增疊字「」,自亦可為「貌」之異體字矣。

A03925
A03925-008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部》。


=>」之異體。

注音 (一)ㄇㄠˋ (二)ㄇㄧㄠˇ
漢語拼音 (一)mào (二)miǎo
研訂者 李鍌
內容

()

」為「貌」之異體。《說文解字.部》云:「,頌儀也。從人白,象人面形。或從頁,豹省聲。,籀文,從豹省。」《字彙.辵部》:「,古文字。」《正字通.辵部》:「貌訓遠渺,與邈、藐同者,入聲。如《詩.大雅》:『聽我藐藐』,韓愈月蝕詩:『貌貌上天來』是也。」然則貌可假借為邈。貌的本字作,邈字自亦可作實應為假借,《字彙.辵部》竟誤以之古文,故乃為貌之異體矣。

()

=>」之異體。

A03925
A03925-009
部首筆畫  - 07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廣韻.去聲.效韻》。


注音 ㄇㄠˋ
漢語拼音 mào
研訂者 李鍌
內容

A03925-009」為「貌」之異體。《說文解字.部》云:「,頌儀也。從人白,象人面形。或從頁,豹省聲。,籀文,從豹省。」是則A03925-009之或文。貌為之籀文。A03925-009字從頁《說文》云:「,頭也。從、從。」頁是人頭,像人面,故貌亦可從頁作A03925-009。自隸以下,《四聲篇海.豸部》、《廣韻.去聲.效韻》、《集韻.去聲.效韻》、《龍龕手鑑.部》、《字彙.首卷.古今通用》等貌下皆收有A03925-009字,與貌同。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漢隸字源
隸辨
卷四.去聲.三十六效.頁592.左
卷四.去聲.三十六效.頁592.左
卷六.偏旁.頁896.左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敦煌俗字譜
干祿字書
去聲.頁13.左
五經文字
儿部.頁76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去聲.三十六效.眉教切.頁584
入聲.四覺.墨角切.頁659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六書正譌
去聲.十九效韻.頁145.右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三.皃部.頁15.右
增廣字學舉隅
卷一.偏旁相似.頁177
卷二.古文字略.頁303
古今正俗字詁
卷下.頁165
字辨
彙音寶鑑
卷九.爻下去聲.頁659.左
卷九.爻下去聲.頁659.左
卷九.爻下去聲.頁659.左
異體字手冊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卷四.去聲.三十六效.頁254.左
卷四.去聲.三十六效.頁254.左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3: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