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3914A03914A03914A03914A03914A03914A03914A03914A03914A03914A03914A03914A03914A03914
A03914A03914A03914A03914A03914A03914A03914A03914A03914A03914A03914
字號A03914正字 - 05 - 12 
說文釋形大徐本:,長鼻牙,南越大獸,三年一乳,象耳牙四足之形。凡象之屬皆从象。(徐兩切)
段注本:,南越大獸,長鼻牙,三年一乳,象耳牙四足尾之形。凡象之屬皆从象。(徐兩切)
注音ㄒㄧㄤˋ
漢語拼音xiàng
釋義

1.  動物名。哺乳綱長鼻目。力強,性溫馴。皮厚,毛少,耳大,鼻長圓筒狀,能伸捲自如,有一對長門牙自口伸出。產於印度、非洲等熱帶地區。現生存者有非洲象與亞洲象二種,前者凶野難馴,後者則溫馴。俗稱為「大象」。《說文解字.象部》:「象,長鼻牙,南越大獸,三年一乳。」《左傳.定公四年》:「王使執燧,以奔吳師。」《漢書.卷六.武帝紀》:「南越獻馴、能言鳥。」

2.  象牙製品。如:「象瑱」、「象櫛」。《禮記.玉藻》:「笏:天子以球玉,諸侯以象,大夫以魚須文竹。」《韓非子.喻老》:「昔者紂為箸,而箕子怖,以為箸必不加於土鉶。」

3.  形狀、樣子、狀態。如:「景象」。《易經.繫辭上》:「是故法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宋.蘇軾〈與章子厚書〉:「黃州僻陋多雨,氣昏昏也。」《三國演義》第七回:「某夜觀天,見一將星欲墜。以分野度之,當應在孫堅。」

4.  摹擬、傚法。《書經.微子之命》:「殷王元子,惟稽古,崇德賢。」《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君有君之威儀,其臣畏而愛之,則而象之,故能有其國家。」《漢書.卷三○.藝文志》:「教之六書,謂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注、假借。」

5.  法令、法律。《書經.舜典》:「象以典刑。」漢.孔安國.傳:「象,法也。」《國語.齊語》:「設象以為民紀,式權以相應。」

6.  古代一種執干戈作擊刺狀之舞蹈。《詩經.周頌.維清.序》:「維清,奏象舞也。」漢.鄭玄.箋:「象舞,象用兵時刺伐之舞,武王制焉。」《禮記.內則》:「成童舞象,學射御。」

7.  「象傳」。《易經》十翼中之二種,是解釋卦象及爻象之文辭,今本《易經》皆以「象曰」之方式表述:列於卦辭之後,釋卦象者為大象辭,分別列於各條爻辭之後,釋爻象者為小象辭。相傳為孔子所作。統稱為「象辭」。

8.  相似。通「像」。唐.王維〈過秦皇墓〉詩:「古墓成蒼嶺,幽宮象紫臺。」唐.李白〈古風〉詩五九首之三:「額鼻象五嶽,揚波噴雲雷。」

9.  姓。如秦代有象武。

A03914
A03914-014
部首筆畫 丿 - 05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二畫.象字》引〈唐盧承業妻李灌頂墓誌〉。

《中華字海.刀部》。


A03914
A03914-013
部首筆畫 丿 - 07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上聲.養韻.象字》引〈唐人遍覺法師塔銘〉。


A03914
A03914-019
部首筆畫 丿 - 09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六朝別字記新編.李鍾葵妻馬怜造象》。


A03914
A03914-010
部首筆畫 丿 - 10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上聲.養韻.象字》引〈唐秦王告少林寺主教碑〉。


A03914
A03914-022
部首筆畫  - 06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上聲.養韻》。


A03914
A03914-017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二畫.象字》引〈魏公孫墓誌〉。

《中華字海.部》。


A03914
A03914-023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上聲.養韻》。


A03914
A03914-009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上聲.養韻.象字》引〈隋啟法寺碑〉。


A03914
A03914-002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象部.象字》。

《集韻.上聲.養韻》。

《字彙.火部》。


A03914
A03914-016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二畫.象字》引〈齊高肱墓誌〉。

《中華字海.部》。


A03914
A03914-007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上聲.養韻.象字》引〈北齊南陽寺碑〉。

《經典文字辨證書.象部》。


A03914
A03914-012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上聲.養韻.象字》引〈唐比丘尼法琬法師碑〉。


A03914
A03914-011
部首筆畫  - 09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上聲.養韻.象字》引〈唐葉慧明碑〉。


A03914
A03914-008
部首筆畫  - 09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上聲.養韻.象字》引〈隋龍藏寺碑〉。


A03914
A03914-015
部首筆畫  - 05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豆部.象字》引〈魏高湛墓誌〉。

《中華字海.刀部》。


A03914
A03914-021
部首筆畫  - 05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十二畫》引〈取經詩話〉等。


A03914
A03914-005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上聲.養韻.象字》引〈東魏高湛墓誌銘〉。


A03914
A03914-006
部首筆畫  - 06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上聲.養韻.象字》引〈唐褚書陰符經〉。


A03914
A03914-001
部首筆畫  - 06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字鑑.上聲.養韻》。

《字彙.豕部》。


注音 ㄒㄧㄤˋ
漢語拼音 xiàng
研訂者 葉鍵得
內容

」為「象」之異體。象,《說文解字.象部》:「,長A04792-001牙,南越大獸,三一乳。象耳牙四足之形。」《字鑑.上聲.養韻》:「象,……俗作。」《字彙.豕部》「象」字下出「」字,云:「同上。」《正字通.豕部》:「,俗象字。」此以俗字為異體也。故「」可為「象」之異體。

A03914
A03914-018
部首筆畫  - 06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二畫.象字》引〈隋龍山公墓誌〉。

《中華字海.八部》。


A03914
A03914-023-1
部首筆畫  - 06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豆部.象字》引〈偽周陳州司馬成君夫人耿氏墓誌〉。


A03914
A03914-003
部首筆畫  - 06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上聲.養韻.象字》引〈孔廟置卒史碑〉。


A03914
A03914-004
部首筆畫  - 06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上聲.養韻.象字》引〈梁相孔耽神祠碑〉。


A03914
A03914-020
部首筆畫  - 06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敦煌俗字譜.豕部.象字》引〈祕6.045.左4〉。

《字學三正.體製上.俗書簡畫者》。

《彙音寶鑑.姜下去聲》。


A03914
A03914-023-2
部首筆畫  - 07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豆部.象字》引〈唐亡宮八品墓誌〉。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漢隸字源
隸辨
卷三.上聲.三十六養.頁432.左
卷六.偏旁.頁912.左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干祿字書
上聲.頁11.左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上聲.三十六養.似兩切.頁412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鑑
卷三.上聲.三十六養.頁58.右
六書正譌
上聲.二十二養蕩韻.頁103.左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四.象部.頁2.右
增廣字學舉隅
卷二.正譌.去聲.頁267.右
卷二.古文字略.頁305.右
彙音寶鑑
卷四.姜下去聲.頁353.左
卷三.恭下去聲.頁283.左
異體字手冊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13: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