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3907A03907A03907A03907A03907
字號A03907正字 - 04 - 11 
說文釋形

「豉」《說文》作「」。
大徐本:,配鹽幽尗也。从尗,攴聲。,俗从豆。(是義切)
段注本:,配鹽幽尗也。从尗,支聲。,俗从豆。(是義切)

注音(一)(語音)ㄔˇ (二)ㄕˋ
漢語拼音(一)(語音)chǐ (二)shì
釋義

()(語音)ˇ

「豆豉」:把黃豆或黑豆泡透蒸熟或煮熟,經發酵而成的食品。常用為菜餚的佐料,有鹹淡兩種。淡豆豉亦可入藥。段注本《說文解字.尗部》:「,配鹽幽尗也。……豉,俗,从豆。」宋.陸游〈種菜〉詩:「菜把青青間藥苗,香鹽白自烹調。」

()ˋ

1.  ˇ之讀音。

2.  動物名。鞘翅目蟲科。體形橢圓,長約五公分,呈黑色或黃色,有光澤,群集浮游在水面,善游泳,時時旋轉不已。

A03907
A03907-003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說文.部》。

 

   
#「C04542」另兼正字。

注音 ˋ #ㄕˋ
漢語拼音 shì #shì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豉」之異體。《說文.部》:「、配鹽幽也。從聲。豉,俗從豆。」《字彙.豆部》:「豉與同。《史.貨殖傳》:『鹽豉于合。』《前漢.食貨志》:『長安樊少翁賣豉號豉樊是也。』古無此字,秦漢以來,始有豉字。」按之本字,今《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以「豉」為正體,故乃以為「豉」之異體。


#「C04542」另兼正字。
A03907-005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


#「」另兼正字。
=>」之異體。

A03907
A03907-004
部首筆畫  - 05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豆部》。


A03907
A03907-001
部首筆畫  - 05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豆部》。


注音 (1)ㄔˇ (2)ㄕˋ
漢語拼音 (1)chǐ (2)shì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豉」之異體。《說文.部》:「、配鹽幽也。從聲。、俗從豆。」《龍龕手鑑.豆部》:「俗、通、正。是義反,鹽也。」按字之形,惟見《龍龕手鑑》,蓋手寫誤支為皮,而豉字乃訛作。故今定作「豉」之異體。

A03907
A03907-002
部首筆畫  - 09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去聲.寘韻》。


注音 (1)ㄔˇ (2)ㄕˋ
漢語拼音 (1)chǐ (2)shì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豉」之異體。段注本《說文.部》:「、配鹽幽也。從支聲。豉,俗從豆。」《集韻.去聲.寘韻》:「、豉、。是義切。《說文》配鹽幽也。或從豆,亦作。」《正字通.豆部》:「,俗豉字。」按豉二字聲符或從支、或從是,是支古韻同在支部,古音相同,實為一字。今從《集韻》定為豉之異體。

A03907
A03907-006
部首筆畫  - 04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漢語大字典.食部》。

《文史考古論叢.洛陽漢墓群陶器文字通釋》。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去聲.五寘.是義切.頁467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鑑
卷四.去聲.五寘.頁67.右
俗書刊誤
卷五.略記字義.頁561.下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康熙字典(校正本)
增廣字學舉隅
卷四.俗語字音.頁624
彙音寶鑑
卷六.居下去聲.頁530.右
檢字表.豆部.頁225
異體字手冊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中華字海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3: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