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災異吉凶之言論或徵兆。如:「一語成讖」。《說文解字.言部》:「讖,驗也。」西晉.左思〈魏都賦〉:「藏氣讖緯,閟象竹帛。」《紅樓夢》第八九回:「思前想後,竟應了前日夢中之讖。千愁萬恨,堆上心來。」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言部》。
《中華字海.言部》。
《漢隸字源.去聲.沁韻.讖字》引〈張平子碑〉。
「」為「讖」之異體。「讖」之篆文,大徐本《說文解字.言部》作「」,曰:「驗也。從言韱聲。」段注本篆作「」,曰:「驗也。有徵驗之書,河雒所出書曰讖。從言韱聲。」
「」字見《漢隸字源.去聲.沁韻》引〈張平子碑〉,《字學三正.體製上.俗書簡畫者》則以為「讖」之俗字,《正字通.言部》並同。按:「讖」其中本從二人,然書家於傳寫之際,或多省作「十」而成「」(見《書法字彙.言部》),宇書以為俗是也,則「」為「讖」之異體信然,故可收。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三表》。
《漢隸字源.去聲.沁韻.讖字》引〈老子銘〉。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