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3891A03891A03891
字號A03891正字 - 13 - 20 
說文釋形大徐本:,戒也。从言,从敬,敬亦聲。(居影切)
段注本:,言之戒也。从言、敬,敬亦聲。(己皿切)
注音ㄐㄧㄥˇ
漢語拼音jǐng
釋義

1.  戒備。《說文解字.言部》:「警,戒也。」《左傳.莊公三十一年》:「凡諸侯有四夷之功,則獻於王,王以警於夷。」《漢書卷七○傅常鄭甘陳段傳.陳湯:「南郡獻白虎,邊陲無警備。」

2.  告誡。《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李悝警其兩和。」《紅樓夢》第二一回:「原來襲人見他無曉夜和姐妹廝鬧,若直勸他,料不能改,故用柔情以警之。」

3.  覺悟、覺醒。如:「警覺」。真德秀〈跋楊和父印施普門品〉:「一念清靜,烈焰成池;一念警覺,船到彼岸。」清.曾國藩〈江岷樵之父母壽序:「口敝而手疲,昕警而夕戒。」

4.  敏捷。《新唐書.卷九六.列傳.房玄齡》:「玄齡幼警敏,貫綜墳籍,善屬文,書兼草隸。」《文明小史第三回:「幸虧店裡一個掌櫃的人極機警,自從下午風聲不好,他便常在店前防備。」

5.  形容文詞語意凝鍊。晉.陸機〈文賦〉:「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紅樓夢第三八回:「通篇看來,各有各人的警句。」

6.  危險、緊急的消息或狀況。如:「邊警」、「火警」。

7.  警察的簡稱。如:「交警」、「義警」、「刑警」。

A03891
A03891-003
部首筆畫  - 12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上聲.梗韻.警字》引〈晉右將軍鄭烈碑〉。

《龍龕手鑑.言部》。

《彙音寶鑑.經上上聲》。


A03891
A03891-002
部首筆畫  - 12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上聲.梗韻》。

按宋太祖祖父諱敬,追贈為翼祖,宋人版本避諱,凡敬字皆缺末筆作,偏旁字亦然。

 

*此形為避宋太祖之祖趙敬諱而省。


注音 ㄐㄧㄥˇ
漢語拼音 jǐng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警」之異體。大徐本《說文解字.言部》:「,戒也。從言從敬,敬亦聲。居影切。」《廣韻.上聲.梗韻》:「,寤也,戒也。居影切。」《集韻.上聲.梗韻》:「,《說文》:『戒也。』謂言戒。」按宋太祖祖父諱敬,追贈為翼祖,宋人版本避諱,凡敬字皆缺末筆作,偏旁字亦然,故警字變成。編《類篇》時,祧廟已遷,不再避諱,故復其本字作警,則尤為明證,今定作「警」之異體。

*此形為避宋太祖之祖趙敬諱而省。

A03891
A03891-001
部首筆畫  - 13 - 20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言部》。


注音 ㄐㄧㄥˇ
漢語拼音 jǐng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警」之異體。大徐本《說文解字.言部》:「,戒也。從言從敬,敬亦聲。居影切。」《字彙補.言部》:「,與警同。《鶡冠子》同知壹,有同由者也。」《康熙字典.言部》:「,《字彙補》與警同。《鶡冠子.度萬篇》:『法者,使去私就公,同知壹,有同由者也。』」《漢語大字典.言部》:「,同警。《字彙補.言部》:『,與警同。』《墨子.明鬼下》:『為君者以教其臣,為父者以其子。』畢沅注:『《說文》云:警者,戒也。此異文。』《鶡冠子.度萬》:『法者使去私就公,同知壹,有同由者也。』」按與警同,故定作「警」之異體。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古文字類編
漢隸字源
隸辨
卷三.上聲.三十八梗.頁444.左
玉篇零卷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上聲.三十八梗.舉影切.頁422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字辨
彙音寶鑑
卷二.經上上聲.頁167.左
異體字手冊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7 23:3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