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3884A03884A03884A03884A03884A03884A03884A03884A03884A03884A03884A03884A03884A03884
A03884A03884A03884
字號A03884正字 - 12 - 19 
說文釋形,常也。一曰知也。从言,戠聲。(賞職切)
注音(一)ㄕˋ (二)ㄓˋ
漢語拼音(一)shì (二)zhì
釋義

()ˋ

1.  事物的道理。如:「知識」、「常識」。《說文解字.言部》:「識,常也。一曰知也。」清.段玉裁.注:「常當爲意,字之誤也。……意與志、志與識古皆通用。心之所存謂之意,所謂知識者此也。」又:「按凡知識、記識、標識、今人分入去二聲。古無入去分别。三者實一義也。」

2.  思想、內在思維。如:「意識」。《南史.卷四.齊本紀.武帝》:「我識滅後,身上著夏衣、畫天衣。」

3.  見解、見聞。《三國演義》第四八回:「元直如此高見遠識,諒此有何難哉!」《紅樓夢》第五四回:「你這麼大年紀也沒個見識,誰不知是老太太的水,要不著的人就敢要了。」

4.  知道、瞭解。如:「有眼不識泰山」。漢書卷七七蓋諸葛劉鄭孫毋將何傳.鄭崇:「每見曳革履,上笑曰:『我識鄭尚書履聲。』」.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5.  知己、朋友。梁書.卷九.列傳.王茂:「茂年數歲,為大父深所異,常謂親識曰:『此吾家之千里駒。』」唐.劉禹錫〈元日感懷〉詩:「異鄉無舊識,車馬到門稀。」

6.  剛才。通「適」。《左傳.成公十六年》:「識見不穀而趨,無乃傷乎?」

()ˋ

1.  記憶、記住。通「誌」。《論語.述而》:「默而識之。」東周戰國.宋玉〈神女賦〉:「寐而夢之,寤不自識。」

2.  標記、記號。通「幟」。《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下》:「訖無文號旌旗表識,咸怪異之。」

=>」之異體。

A03884
A03884-004
部首筆畫  - 15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戈部》。

《中文大辭典.戈部》。


A03884
A03884-016
部首筆畫  - 03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五.弋部》。


△疑另為「」之異體
△疑另為「」之異體

A03884
A03884-003
部首筆畫  - 04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言部》。


注音 (1)ㄓˋ (2)ㄕˋ
漢語拼音 (1)zhì (2)shì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識」之異體。音ˋˋ

《龍龕手鑑.言部》云:「,音識。」《四聲篇海.言部》同。《字彙補.言部》云:「,識字省文。」《康熙字典.言部》:「,《正字通》石鼓文識字。」《中文大辭典》同。

按:「」蓋由「識」字省文而成,以書寫方便也。

A03884
A03884-014
部首筆畫  - 05 - 07 
內容

〔關鍵文獻〕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三表》。


A03884
A03884-013
部首筆畫  - 05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學生簡體字字典.言部》。


#「C13068」另兼正字。

A03884
A03884-001
部首筆畫  - 08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入聲.職韻》。


注音 (1)ㄓˋ (2)ㄕˋ
漢語拼音 (1)zhì (2)shì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識」之異體。音ˋˋ

《說文解字.言部》:「,常也。一曰知也。從言戠聲。」徐鉉賞職切,今音ㄕˋ

《集韻.入聲.職韻》:「識,古作。」《四聲篇海.言部》:「,音識,義同。」又〈戈部〉:「,古文,音識。」《字彙.言部》:「,古文識字。」

按:「識」字從言戠聲,《說文》「戠」從戈從音,然則古文「」蓋從言戠省聲也。

A03884
A03884-011
部首筆畫  - 10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九畫.識字》引〈魏閭伯昇墓誌〉。


A03884
A03884-007
部首筆畫  - 10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言部.識字》引〈魏東安王太妃墓誌〉。


A03884
A03884-005
部首筆畫  - 11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入聲.職韻.字》引〈楊君石門頌〉。

《中華字海.言部》。


A03884
A03884-002
部首筆畫  - 12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入聲.職韻》。


注音 (1)ㄓˋ (2)ㄕˋ
漢語拼音 (1)zhì (2)shì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識」之異體。音ˋˋ

《集韻.入聲.職韻》:「識,或書作。」《異體字手冊》載「識,或體作。」

按:「識」與「」結構部件相同,僅左形易位為下形耳,蓋書寫之變化,故《集韻》云:「或書作」。

A03884
A03884-015
部首筆畫  - 13 - 20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九畫.識字》引〈隋呂胡墓誌〉。

《中華字海.言部》。


A03884
A03884-006
部首筆畫  - 13 - 20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入聲.職韻.字》引〈張平子碑〉。


A03884
A03884-009
部首筆畫  - 14 - 21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言部.識字》引〈魏江陽王元繼墓誌〉。


A03884
A03884-010
部首筆畫  - 14 - 21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九畫.識字》引〈魏元懌墓誌〉。


A03884
A03884-008
部首筆畫  - 14 - 21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言部.識字》引〈隋豆盧通造彌勒象記〉。

《中華字海.言部》。


A03884
A03884-018
部首筆畫  - 14 - 21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九畫.識字》引〈魏元天穆墓誌〉。

《中華字海.言部》。


A03884
A03884-012
部首筆畫  - 15 - 22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九畫.識字》引〈齊感孝頌碑〉。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隸辨
卷五.入聲.二十四職.頁741.右
卷五.入聲.二十四職.頁748.左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去聲.七志.職吏切.頁483
去聲.七志.式吏切.頁483
去聲.七志.昌志切.頁483
入聲.二十四職.設職切.頁755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六書正譌
去聲.四寘至志韻.頁117.右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一.言部.頁13.右
字辨
彙音寶鑑
卷四.巾上入聲.頁330.右
檢字表.戈部.頁278
檢字表.言部.頁270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12 5:3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