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謀略、計畫。如:「良謨」。《說文解字.言部》:「謨,議謀也。」唐.羅隱〈題磻溪垂釣圖〉詩:「呂望當年展廟謨,直鉤釣國更誰如?」
2. 閩人因語音假借為無。宋.馬令《南唐書.卷二一.查文徽傳》:「越人謨信,未可速進。」注:「謨信,無信也;閩人語音。」
3. 姓。如晉朝時大夏有謨固。
〔關鍵文獻〕
《說文.言部》。
「」為「謨」之異體。謨,《說文解字.言部》作「」,云:「議謀也。從言莫聲。《虞書》曰:咎繇謨。,古文謨從口。」「」隸變作「」。自《說文》以下諸字書,如《玉篇.口部》、《集韻.平聲.模韻》、《四聲篇海.口部》《字彙.口部》、《正字通.口部》等亦皆定「」為「謨」之古文。故「」字可收為「謨」之異體無訛。
《集韻.平聲.模韻》。
「」為「謨」之異體。謨,《說文解字.言部》作「」,云:「議謀也。從言莫聲。《虞書》曰:咎繇謨。,古文謨從口。」按《集韻.平聲.模韻》云:「謨,古作、、譕,或書作。」《類篇.言部》亦云:「謨,古作。」而《字彙.心部》則云:「,與謀同。」《正字通.心部》云:「,古文謀。」其後《康熙字典.心部》則引《集韻》謂:「謨,古作。」並加按語云:「《字彙》謂同謀,誤。」然則「」字當係「謨」字之古文。故可依《集韻》等定「」字為「謨」之古文異體。
《碑別字新編.十八畫.謨字》引〈魏韓顯宗墓誌〉。
《中華字海.言部》。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三表》。
《隸辨.平聲.模韻.字》引〈張遷碑〉。
《偏類碑別字.言部.謨字》引〈齊元賢墓誌銘〉。
《玉篇.言部.謨字》。
《漢隸字源.平聲.模韻.謨字》引〈冀州從事張表碑〉。
《碑別字新編.十八畫.謨字》引〈隋段濟墓誌〉。
《漢隸字源.平聲.模韻.謨字》引〈小黃門譙敏碑〉。
《隸辨.平聲.模韻.謩字》引〈楊統碑〉。
「謩」為「謨」之異體。謨,《說文解字.言部》作「」,云:「議謀也。從言莫聲。《虞書》曰:咎繇謨。,古文謨從口。」今考《隸辨.平聲.模韻》引〈楊統碑〉註云:「按《玉篇》謩同謨。書大禹謨、皋陶謨,古文尚書皆作謩。左傳聖有謩勳,莊子大宗師不謩士,謨亦作謩。」《龍龕手鑑.言部》亦云:「謨、謩,二同。」至於《正字通.言部》則云:「謩,同謨。《說文》古文作,與嗼之嗼相近,從謩為正。」按「謩」、「謨」二形部件全同,特形構不同耳。可據諸字書定二字無別,而以「謩」字為「謨」字之異體。
《隸辨.平聲.模韻.字》引〈北海相景君銘〉。
《隸辨.平聲.模韻.字》引〈楊著碑〉。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