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3877A03877A03877A03877A03877
字號A03877正字 - 10 - 17 
說文釋形,辭去也。从言,A01060聲。(辭夜切)
注音ㄒㄧㄝˋ
漢語拼音xiè
釋義

1.  辭去、推卻、拒絕。如:「婉謝」、「閉門謝客」、「敬謝不敏」。《說文解字.言部》:「謝,辭去也。」《禮記.曲禮上:「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謝,則必賜之几杖。」

2.  辭別、告別。如:「謝世」。晉.劉琨〈扶風歌〉:「揮手長相謝,哽咽不能言。」唐.白居易〈長恨歌〉:「含情凝睇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

3.  凋零、消逝。如:「凋謝」。西晉.潘岳悼亡詩三首之一:「荏苒冬春謝,寒暑忽流易。」唐.杜牧〈留贈〉詩:「不用鏡前空有淚,薔薇花謝即歸來。」

4.  更換、替代。如:「新陳代謝」。淮南子.兵略:「若春秋有代謝。」

5.  賠罪、認錯。如:「謝罪」。戰國策秦策一:「妻側目而視,傾耳而聽,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謝。」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6.  表示感激、酬答。如:「謝天謝地」。《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噲拜謝,起,立而飲之。」《儒林外史》第三三回:「他前日進了學,我來賀他,他謝了我二十四兩銀子。」

7.  告訴。《史記.卷八九.張耳陳餘列傳》:「有廝養卒謝其舍中曰:『吾為公說燕,與趙王載歸。』」《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一三.古辭.焦仲卿妻》:「多謝後世人,戒之慎勿忘。」

8.  詢問、問候。《樂府詩集.卷二八.相和歌辭三.古辭.陌上桑:「使君謝羅敷:『寧可共載不?』」

9.  姓。如南朝宋有謝靈運。《廣韻.去聲.禡韻》:「謝,……又姓,出陳郡、會稽二望。」

A03877
A03877-006
部首筆畫  - 06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明嘉靖朝鮮歸真寺本《龍龕手鑑.言部》。

《中華字海.言部》。


A03877
A03877-002
部首筆畫  - 09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去聲.禡韻.謝字》引〈桐柏淮源廟碑〉。


A03877
A03877-004
部首筆畫  - 10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三表》。


A03877
A03877-005
部首筆畫  - 11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明嘉靖朝鮮歸真寺本《龍龕手鑑.言部》。

《中華字海.言部》。


A03877
A03877-001
部首筆畫  - 12 - 19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言部.謝字》。


注音 ㄒㄧㄝˋ
漢語拼音 xiè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為「謝」之異體。「謝」之篆文作「」,段注本《說文解字.言部》:「辭去也。從言A01060-002聲。」依篆形隸定當作「」,唯今楷定通作「謝」(《玉篇.言部》)。「」字見《玉篇.言部》曰:「謝:詞夜切,也、去也。:《說文》。」蓋為《說文》小篆之直接楷化耳。據此,「」為「謝」之異體,可從。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漢隸字源
隸辨
卷四.去聲.四十禡.頁599.右
金石文字辨異
玉篇零卷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去聲.四十禡.詞夜切.頁592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俗書刊誤
卷三.去聲.十六蔗.頁555.下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一.言部.頁12.左
彙音寶鑑
卷五.迦下去聲.頁440.右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卷四.去聲.四十禡.頁262.左
卷四.去聲.四十禡.頁262.左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8 8: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