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3870A03870A03870
字號A03870正字 - 09 - 16 
說文釋形大徐本:,告也。从言,俞聲。(羊戍切)
段注本:,告也。从言,俞聲。(羊戍切)
注音ˋ
漢語拼音
釋義

1.  告知、曉喻。《說文解字.言部》:「諭,告也。」《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諭以所為起大事,遂舉吳中兵。」《淮南子.氾論》:「教寡人以道者擊鼓,諭寡人以義者擊鐘,告寡人以事者振鐸。」

2.  表明。《淮南子.主術》:「衰絰菅屨,辟踴哭泣,所以諭哀也。」唐.柳宗元〈答元饒州論政理書〉:「必勞申諭,乃得悅服。」

3.  明白、瞭解。《荀子.儒效》:「其言多當矣,而未諭也。」

4.  上級下達之命令告語。如:「聖諭」。《北史.卷二二.列傳.長孫嵩》:「上遣平持節宣諭,令其和解。」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齣:「若肯發一手諭,必能退卻。」

5.  比喻、比擬。《戰國策.齊策四》:「請以市諭,市朝則滿,夕則虛,非朝愛市而夕憎之也,求存故往,亡故去。」

6.  姓。如漢代有諭瑮。見《萬姓統譜》。

A03870-002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干祿字書.去聲》。


#「」另兼正字。

注音 ˋ #ㄩˋ
漢語拼音 yù #yù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喻」為「諭」之異體。「諭」之篆文作「」,《說文解字.言部》:「告也。從言俞聲。」今楷定通作「諭」(《玉篇.言部》)。「喻」字見《干祿字書.去聲》曰:「喻諭:上通下正。」蓋從「口」與從「言」義符之替換耳。據此,「喻」為「諭」之異體,可收。


#「」另兼正字。
A03870-005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字辨.體辨一》。


=>」之異體。

A03870
A03870-006
部首筆畫  - 09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三表》。


A03870
A03870-001
部首筆畫  - 09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七.言部》。


注音 ˋ
漢語拼音
研訂者 季旭昇
內容

」為「諭」之異體。「諭」之篆文作「」,《說文解字.言部》:「告也。從言俞聲。」今楷定通作「諭」(《玉篇.言部》)。「」字見《重訂直音篇.卷七.言部》曰:「諭:音喻,譬諭也,曉也。:同上。」蓋楷化筆法小異耳。據此,「」為「諭」之異體,可收。

A03870
A03870-004
部首筆畫  - 10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六畫.諭字》引〈隋田光山妻李氏墓誌〉。

《中華字海.言部》。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金石文字辨異
碑別字新編
敦煌俗字譜
干祿字書
去聲.頁11.左
新加九經字樣
言部.頁21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去聲.十遇.俞戍切.頁494-495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六書正譌
去聲.七遇韻.頁123.左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一.言部.頁12.左
字辨
彙音寶鑑
卷六.居下去聲.頁530.右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卷四.去聲.十遇.頁218.左
卷四.去聲.十遇.頁218.左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11 23: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