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才智。《說文解字.言部》:「諝,知也。」《周禮.秋官.大行人》:「七歲屬象胥諭言語,協辭命。」漢.鄭玄.注:「胥讀為諝。」唐.賈公彥.疏:「玄謂胥讀為諝者,欲取諝為有才智之意也。」晉.陸機〈辯亡論〉:「謀無遺諝,舉不失策。」
2. 計謀。《正字通.言部》:「諝,詐也。」《淮南子.本經》:「比周朋黨,設詐諝。」漢.高誘.注:「諝,謀也。」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心部》。
《字彙補.心部》。
《中文大辭典.心部》。
《集韻.平聲.魚韻》。
《正字通.心部》。
◎「」,今標準字體作「」。
「」為「諝」之異體。諝,《說文.言部》:「,知也。從言、胥聲。」,《說文解字.心部》「,知也。從心、胥聲。」段注云:「此與言部諝音義皆同。」《集韻.平聲.魚韻》「諝」下云:「《博雅》也。或從心,通作胥。」《正字通.心部》「」下云:「與諝通。《說文》知也。篆作,舊註誤分為二。」按:諝皆見於《說文》,一從心,一從言,音義相同,後乃視為一字之異體,今既定「諝」為正字,故「」當為「諝」之異體。
《龍龕手鑑.言部》。
《字彙補.言部》。
《中文大辭典.言部》。
《漢語大字典.言部》。
《四聲篇海.言部》。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