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3824A03824A03824A03824A03824A03824A03824A03824
字號A03824正字 - 06 - 13 
說文釋形「話」《說文》作「A03824」。
大徐本:,合會善言也。从言,C01053聲。《傳》曰:「告之話言。」,籀文A03824,从會。(胡快切)
段注本:,會合善言也。从言,C01053聲。《傳》曰:「告之話言。」,籀文A03824,从言、會。(胡快切)
注音ㄏㄨㄚˋ
漢語拼音huà
釋義

1.  說文解字.言部:「話,善言也。」詩經.大雅.抑:「慎爾出話,敬爾威儀。」南朝宋.謝靈運〈中集詩.徐幹詩〉:「清論事究萬,美話信非。」

2.  藝人講唱之歷史或小說故事。《初刻拍案驚奇》卷九:「這本話乃是元朝大德年間的事。」警世通言.卷一一.蘇知縣羅衫再合》:「話中說杭州府有一才子,姓李名宏,字敬之。」

3.  談論、敘說。如:「話別」、「閒話家常」。唐.李商隱〈夜雨寄北〉詩:「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唐.孟浩然〈過故人莊〉詩:「開面場,把酒話桑麻。」

4.  話題。如:「不在話下」、「話說回來」。

A03824-005
部首筆畫  - 06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去聲.禡韻》。


#「」另兼正字。
=>」之異體。
=>」之異體。

注音 (二)ㄏㄨㄚˋ (一)ㄍㄨㄚ (三)ㄕˋ #(1)ㄍㄨㄚ (2)ㄏㄨㄞˋ
漢語拼音 (二)huà (一)guā (三)shì #(1)guā (2)huài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

「咶」為「話」之異體。「話」字始見《新加九經字樣.言部》,曰:「善言也。」為「」之隸省者。

「咶」為「話」之異體,始見《集韻.去聲.禡韻》,曰:「『話咶』,言也,或從口。」《類篇.口部》如之。按:字從口與從言義同,如「嘖」之或體作「謮」、「詠」之或體作「」是也。據此,則「咶」為「話」之異體無疑,故可收。

#「」另兼正字。

()

=>」之異體。

()

=>」之異體。


#「」另兼正字。
A03824
A03824-012
部首筆畫  - 06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一.舌部》。


A03824
A03824-009
部首筆畫  - 12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舌部》。

《玉篇.舌部.字》。


注音 ㄏㄨㄚˋ
漢語拼音 huà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話」之異體。「話」字始見《新加九經字樣.言部》,曰:「善言也。」為「」之隸省者。

」字始見《龍龕手鑑.舌部》,曰:「古文,音『話』。」《玉篇.部》則曰:「古文『話』。」

按:「話」從言,「直言曰言」,言須以舌為之;「舌」為「在口所以言、別味者也」,則從言與從舌義可通。「」從三舌,易「言」為「」,示言之多也,其為「話」之異體可從,故可收。

A03824
A03824-004
部首筆畫  - 12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舌部》。

◎「」,今標準字體作「」。


#「」另兼正字。

注音 ㄏㄨㄚˋ #ㄏㄨㄚˋ
漢語拼音 huà #huà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話」之異體。「話」字始見《新加九經字樣.言部》,曰:「善言也。」為「」之隸省者。

」字始見《龍龕手鑑.部》,以為「」之俗。「」為「話」之異體。「」之於「」,俱從三,僅形構位置上下與並列之異耳,其實一也,故《字彙.部》曰:「,同『話』。」是為「話」之異體無疑,故可收。

」,今標準字體作「」。

#「」另兼正字。


#「」另兼正字。
A03824
A03824-006
部首筆畫  - 06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言部》引〈目連記〉。


注音 ㄏㄨㄚˋ
漢語拼音 huà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話」之異體。「話」字始見《新加九經字樣.言部》,曰:「善言也。」為「」之隸省者。

」字始見《宋元以來俗字譜.言部》引〈目連記〉。按:「言」之草書或作「」、「」、「」諸形(見《草書大字典.言部》),則「」字當是書寫筆勢之簡省者,書家皆習之,是為「話」之異體可信,故可收。

A03824
A03824-008
部首筆畫  - 06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言部》。


注音 ㄏㄨㄚˋ
漢語拼音 huà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話」之異體。「話」字始見《新加九經字樣.言部》,曰:「善言也。」為「」之隸省者。

「舌」依篆文()從「干」作,俗誤作「千」,然《正字通.言部》從干作「」,其嚴謹可見。今既以「話」為正字,則「」為其異體矣,故可收。

A03824
A03824-001
部首筆畫  - 07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說文.言部》。


注音 ㄏㄨㄚˋ
漢語拼音 huà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話」之異體。「話」字始見《新加九經字樣.言部》,曰:「善言也。」

」字見《說文解字.言部》,篆文作「」,大徐本《說文》曰:「合會善言也。從言聲。」(段注本作「會合善言也」)楷定作「」,亦見《新加九經字樣.言部》。

」之金文作「」(《金文編.卷二.姑囗句》。《漢語古文字字形表》「囗」作「馮」),形與「舌」近,隸變則混而不別,故段玉裁曰:「凡『』聲字,隸變皆為『』,如『括』、『刮』之類。」《新加九經字樣.言部》亦曰:「《說文》從『』,音滑,非從『』。」而以「話」乃「隸省」者也,此言得之。據此,則本當以「」為正字,今則反以習作「話」為正,則「」為其異體也,故可收。

A03824
A03824-010
部首筆畫  - 07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言部》。

《字彙補.言部》。


A03824-007
部首筆畫  - 08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言部》。

《字彙補.言部》。


#「」另兼正字。
=>」之異體。

注音 (一)ㄏㄨㄚˋ (二)ㄏㄨㄟˋ #ㄏㄨㄞˋ
漢語拼音 (一)huà (二)huì #huài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

「諙」為「話」之異體。「話」字始見《新加九經字樣.言部》,曰:「善言也。」為「」之隸省者。

「諙」字始見《玉篇.言部》,曰:「『』,許戒切,怒聲也。籀文作『諙』。」此與「」之籀文「」形同而義異,非是一字也。「諙」為「話」之異體,《字彙補.言部》間接言之,曰:「同『』。」按:「」字見《龍龕手鑑.言部》,以為「話」之或體。「諙」既同「」,則亦為「話」之異體也。此字下從「日」,與「話」之本字「」從「口」形近,當是傳鈔時增筆而訛者也。雖是誤字,然字書有據,故可收。

#「」另兼正字。

()

=>」之異體。


#「」另兼正字。
A03824
A03824-011
部首筆畫  - 08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


A03824-002
部首筆畫  - 13 - 20 
內容

〔關鍵文獻〕

《說文.言部》。


#「」另兼正字。

注音 ㄏㄨㄚˋ #(1)ㄏㄨㄟˋ (2)ㄒㄧㄝˋ
漢語拼音 huà #(1)huì (2)xiè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話」之異體。「話」字始見《新加九經字樣.言部》,曰:「善言也。」為「」之隸省者。「」為「」之籀文之楷定者,大徐本《說文解字.言部》:「,合會善言也。從言聲。……,籀文從會。」(段注本作「會合善言也」,籀文作「」)《玉篇零卷.言部》作「」,曰:「《說文》籀文『話』字也。」其後諸字書均作「」,故《正字通.言部》曰:「,籀文『』。『話』、『』、『』同。」其為「話」之異體,信而有徵,故可收。

#「」另兼正字。


#「」另兼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新加九經字樣
言部.頁21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去聲.十七夬.戶快切.頁528
去聲.四十禡.胡化切.頁596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六書正譌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一.言部.頁13.右
字辨
彙音寶鑑
卷四.瓜下去聲.頁383.左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卷四.去聲.十七夬.頁230.左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20: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