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3791A03791A03791A03791A03791
字號A03791正字 - 03 - 10 
說文釋形大徐本:,寄也。从言,乇聲。(他各切)
段注本:,寄也。从言,乇聲。(他各切)
注音ㄊㄨㄛ
漢語拼音tuō
釋義

1.  寄託、委任、請求他人協助。如:「託售」、「託兒所」。《說文解字.言部》:「託,寄也。」《論語.泰伯》:「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唐.杜甫〈大麥行〉:「安得如鳥有羽翅,託身白雲還故鄉。」《儒林外史》第四回:「三房裡曾託我說媒,我替他講西鄉里封大戶家,好不有錢。」

2.  依賴、依恃。如:「託福」、「託庇」。《三國演義》第一○六回:「臣託陛下洪福,必擒公孫淵以獻陛下。」《通俗常言疏證朝署倚官勢》引《通俗編俚語集對:「倚官勢,買盜扳贓。」

3.  藉口。如:「推託」、「假託」。《後漢書卷一○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紀:「康以太后久臨朝政,心懷畏懼,病不朝,太后使內人問之。」《後漢書.卷五三.周黃徐姜申屠列傳.姜肱》:「肱託以他辭,終不言盜。」

4.  吩咐、交代。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八:「就叫小娘子出來再見了主翁,囑與他了。」

5.  棲身、安身。宋書卷六七列傳.謝靈運:「企山陽之遊踐,遲鸞鷖之棲。」

=>」之異體。

A03791-001
部首筆畫  - 06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段注本《說文.言部》。


#「」另兼正字。

注音 ㄊㄨㄛ #ㄊㄨㄛ
漢語拼音 tuō #tuō
研訂者 李添富
內容

「侂」為「託」之異體。託,段注本《說文解字.言部》作「」,云:「寄也,從言乇聲。」注云:「與人部侂音義全同。」今考《金石文字辨異.入聲.藥韻》引〈唐碧落碑〉云:「侂與託皆訓寄,故通用也。」《古今正俗字詁.侂字》亦云:「,侂,寄也;從人聲。古文宅字。此與從言託字音義皆同。又言部,下曰:「託,寄也。從言乇聲,《論語》可以侂六尺之孤(《玉篇》引《論語》如此作),當從此作,或作託亦可。」於是可知「侂」字與「託」無別,而可以收為「託」字之異體。


#「」另兼正字。
A03791
A03791-003
部首筆畫  - 03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言部.託字》引〈魏汾州刺史元彬墓誌〉。


A03791
A03791-006
部首筆畫  - 03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畫.託字》引〈隋張儉墓誌〉。


=>」之異體。

A03791
A03791-004
部首筆畫  - 04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畫.託字》引〈比丘僧力造象記〉。


#「C13041」另兼正字。

A03791
A03791-005
部首筆畫  - 04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畫.託字》引〈齊高獻國妃敬氏墓誌〉。

《玉篇零卷.言部.字》。

《敦煌俗字譜.言部.託字》引〈中45.388.下-3〉。


A03791
A03791-007
部首筆畫  - 05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言部》。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漢隸字源
入聲.十九鐸.頁519.左
入聲.十九鐸.頁519.左
隸辨
卷五.入聲.十九鐸.頁710.左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玉篇零卷
敦煌俗字譜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去聲.四十禡.陟嫁切.頁594
入聲.十九鐸.闥各切.頁723-724
集韻考正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古今正俗字詁
卷下.頁159
彙音寶鑑
卷二.公上入聲.頁137.左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9: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