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3770A03770A03770A03770A03770A03770A03770A03770A03770A03770A03770A03770
A03770A03770A03770A03770A03770A03770A03770A03770
字號A03770正字 - 09 - 16 
說文釋形大徐本:,至也。从見,聲。(七人切)
段注本:,至也。从見,聲。(七人切)
注音(一)ㄑㄧㄣ (二)ㄑㄧㄥˋ
漢語拼音(一)qīn (二)qìng
釋義

 (一)ㄑㄧㄣ

1. 情意深切。《說文解字.見部》:「親,至也。」清.段玉裁.注:「情意懇到曰至。」《荀子.非相》:「夫禽獸有父子,而無父子之親。」
2. 父母。亦單指父親或母親。如:「雙親」、「慈親」。《禮記.奔喪》:「始聞親喪。」漢.鄭玄.注:「親,父母也。」《史記.卷九三.韓信盧綰列傳.盧綰》:「盧綰親與高祖太上皇相愛,及生男,高祖、盧綰同日生。」南朝宋.裴駰.集解引如淳曰:「親謂父也。」
3. 泛稱與自己有血緣或因婚姻而建立親戚關係之人。如:「近親」、「姻親」。《漢書.卷八六.何武王嘉師丹傳.何武》:「又太后近親,自大司徒孔光以下舉朝皆舉莽。」唐.杜甫〈送遠〉詩:「親朋盡一哭,鞍馬去孤城。」
4. 婚姻。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數載間費盡精神,到今朝纔許成親。」《紅樓夢》第九七回:「李宮裁是個孀居,今日寶玉結親,他自然迴避。」
5. 關係密切,可信任之人。《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惠懷無親,內外棄之。」《孟子.梁惠王下》:「王無親臣矣。」
6. 接近。《論語.學而》:「汎愛眾而親仁。」《孟子.離婁上》:「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
7. 關愛。如:「相親相愛」。《孟子.滕文公上》:「人之親其兄之子,為若親其鄰之赤子乎?」漢.鄒陽〈上書吳王〉:「何則?列郡不相親,萬室不相救也。」
8. 接吻,或用面部接觸。《儒林外史》第一四回:「戴著斗笠親嘴──差著一帽子。」
9. 親自。如:「親理家務」。宋.范成大〈巖桂〉詩三首之二:「越城芳徑手親栽,紅淺黃深次第開。」《紅樓夢》第八六回:「初審口供,你是親見的,怎麼如今說沒有見?」
10. 姓。如周代有親弗。
(二)ㄑㄧㄥˋ
「親家」:
 (1)   姻戚之通稱。《荀子.非相》:「棄其親家而欲奔之者,比肩並起。」《續漢書志.第四.禮儀志上》:「東都之儀,百官、四姓親家婦女、公主、諸王大夫、外國朝者侍子、郡國計吏會陵。」
 (2)   男女兩姻家之父母,對彼此之稱呼。《新唐書.卷一○一.列傳.蕭瑀》:「子衡,尚新昌公主。嵩妻入謁,帝呼為親家。」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六.親家》:「凡男女締姻者,兩家相謂曰親家。」
A03770-002
部首筆畫  - 07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立部》。


=>」之異體。

注音 (一)(1)ㄑㄧㄣ (2)ㄑㄧㄥˋ (二)ㄒㄧㄣ
漢語拼音 (一)(1)qīn (2)qìng (二)xīn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

」為「親」之異體。親,《說文解字.見部》:「,至也。從見,A01996-003聲。」《四聲篇海.立部》收「」字,注云:「七人切,與親義同。」《宋元以來俗字譜.見部》引〈通俗小說〉、〈目連記〉等「親」作「」。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二表》「親」作「」。按:親字從見、聲,俗省或作「」,大陸簡化字亦作「」,故「」當為「親」之異體字。

()

=>」之異體。

A03770-001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真韻》。


注音 (1)ㄑㄧㄣ (2)ㄑㄧㄥˋ
漢語拼音 (1)qīn (2)qìng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親」之異體。親,《說文解字.見部》:「,至也。從見,A01996-003聲。」《集韻.平聲.真韻》「親」下云:「雌人切。《說文》至也,一曰近也。……或作。」《四聲篇海.女部》收「」字,注云:「音親。義同。」《康熙字典.女部》「」下云:「《集韻》同親。」《重訂直音篇.女部》「」下亦云:「親同。」按:字從女、聲,親字從見、聲;「」為後起形聲字,音義與「親」同,故「」當為「親」之異體字。

A03770
A03770-005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真韻》。


=>」之異體。

注音 (二)(1)ㄑㄧㄣ (2)ㄑㄧㄥˋ (一)(1)ㄑㄧㄣ (2)ㄑㄧㄥˋ
漢語拼音 (二)(1)qīn (2)qìng (一)(1)qīn (2)qìng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

」為「親」之異體。親,《說文解字.見部》:「,至也。從見,A01996-003聲。」《集韻.平聲.真韻》「親」下云:「雌人切。《說文》至也。一曰近也。古作。」《康熙字典.見部》亦收「」字,以為「親」之古文。《漢語大字典.部》「」下云:「同親。……《集韻.真韻》:親,古作。」按:、親之聲符同為「A01996-003」,音義相同,故「」當為「親」之異體字。

()

=>」之異體。

A03770
A03770-006
部首筆畫  - 11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廣韻.平聲.真韻》。

《字彙補.部》。

《中文大辭典.部》。


A03770
A03770-007
部首筆畫 广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广部》。

《字彙補.广部》。

《中文大辭典.广部》。


A03770
A03770-003
部首筆畫  - 09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部》。


△疑另為「」之異體

注音 (一)(1)ㄑㄧㄣ (2)ㄑㄧㄥˋ (二)(1)ㄕㄚ (2)ㄕㄚˋ
漢語拼音 (一)(1)qīn (2)qìng (二)(1)shā (2)shà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

」為「親」之異體。親,《說文解字.見部》:「,至也。從見,A01996-003聲。」《字彙.部》收「」字,注云:「古文親字。」《正字通.部》「」下云:「舊註古親字。按:,六書不載,獨秦詛楚文有,訛作。舊本女部有,皆不詳所出,A01981-003云古親字,非。」《康熙字典.攴部》「」下云:「《正字通》字之訛。」按:親、三字都從得聲,「」字或以為古親字,或以為親字異體「」之訛字,其確實來源不可確知,然文獻既多收「」字,當視為「親」之異體字。

△疑另為「」之異體

A03770
A03770-020
部首筆畫  - 03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見部》。

《字彙補.見部》。

《漢語大字典.見部》。


A03770
A03770-012
部首筆畫  - 06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見部.親字》引〈隋寇奉叔墓誌〉。


A03770
A03770-021
部首筆畫  - 06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見部》引〈古今雜劇〉。


=>C12886」之異體。

A03770
A03770-014
部首筆畫  - 07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六畫.親字》引〈吳谷朗碑〉。


A03770
A03770-010
部首筆畫  - 07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真韻.親字》引〈李翊夫人碑〉。


A03770
A03770-016
部首筆畫  - 07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六畫.親字》引〈齊李清為李希宗造象〉。

《中華字海.見部》。


A03770
A03770-013
部首筆畫  - 08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六畫.親字》引〈漢婁壽碑〉。


A03770
A03770-008
部首筆畫  - 08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見部》。

《字彙補.見部》。

《漢語大字典.見部》。


=>C12905」之異體。

A03770
A03770-023
部首筆畫  - 08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一.見部》。


A03770
A03770-017
部首筆畫  - 08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六畫.親字》引〈齊平等寺碑〉。

《中華字海.見部》。


A03770
A03770-011
部首筆畫  - 09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見部.親字》引〈魏上黨王元天穆墓誌〉。


A03770
A03770-019
部首筆畫  - 10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六畫.親字》引〈明涿州石經山琬公塔院碑〉。

《彙音寶鑑.巾上平聲》。


A03770
A03770-004
部首筆畫  - 10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字鑑.平聲.真韻》。


注音 (1)ㄑㄧㄣ (2)ㄑㄧㄥˋ
漢語拼音 (1)qīn (2)qìng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親」之異體。親,《說文解字.見部》:「,至也。從見,A01996-003聲。」《字鑑.平聲.真韻》收「」字,注云:「七人切。《說文》至也。從見、A01996-003聲。A01996-003音榛,字與此同。李斯刻石省作親新。」《中文大辭典.見部》「」下云:「親本字。」按:「親」為「」字之省,依《異體字例》,凡「A01996-003」形多作「」,今既定「親」為正字,故「」當為「親」之異體字。

A03770
A03770-015
部首筆畫  - 10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六畫.親字》引〈齊感孝頌〉。

《中華字海.見部》。


A03770
A03770-009
部首筆畫  - 10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真韻.親字》引〈相府小史夏堪碑〉。


A03770
A03770-018
部首筆畫  - 11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六畫.親字》引〈齊梁伽耶墓誌〉。

《中華字海.見部》。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漢隸字源
平聲.十七真.頁91.左
隸辨
卷一.平聲.十七真.頁121.右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敦煌俗字譜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十七真.雌人切.頁117
去聲.二十二稕.七刃切.頁540
去聲.二十二稕.七刃切.頁540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鑑
卷一.平聲.十七真.頁21.右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增廣字學舉隅
卷三.韻辨輯略.頁503.右
彙音寶鑑
卷四.巾上平聲.頁323.左
卷四.巾上平聲.頁323.左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卷一.平聲.十八真.頁63.右
卷四.去聲.二十一震.頁235.右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14:5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