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3695A03695A03695A03695A03695A03695A03695A03695A03695A03695A03695
A03695A03695A03695
字號A03695正字 - 18 - 24 
說文釋形大徐本:,任絲也。从A01839聲。(昨含切)
段注本:,任絲蟲也。从A01839聲。(昨含切)
注音ㄘㄢˊ
漢語拼音cán
釋義

1.  鱗翅目蠶蛾科和天蠶科昆蟲之通稱。能吐絲,以環節蠕動,胸腹及尾有六對腳,食桑葉。自幼蟲成長,必蛻皮數次,每次三、四日,經三、四次後,作繭變蛹,化為蛾。《說文解字.》:「蠶,任絲也。」晉.王嘉《拾遺記》卷一○:「有冰蠶長七寸,黑色,有角,有鱗。以霜雪覆之,然後作繭,長一尺,其色五彩。宋.蘇軾〈石芝〉詩:「老蠶作繭何時脫?夢想至人空激烈。」

2.  養蠶。《晉書.卷一○九.慕容皝載記》:「其耕而食,蠶而衣,亦天之道也。」《新唐書.卷一一二.列傳.韓思彥》:「一夫耕,一婦蠶,衣食百人,欲儲蓄有餘,安可得乎?」

3.  如蠶吃桑葉一般侵佔或聚斂。秦.李斯〈諫逐客書〉:「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漢書.卷五一.賈鄒枚路傳.賈山》:「蠶食諸侯,併吞海內。」《晉書.卷四七.列傳.傅玄》:「而軍國未豐,百姓不贍,一歲不登,便有菜色者,誠由官眾事殷,復除猥濫,蠶食者多而親農者少也。」

A03695-016
部首筆畫  - 04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A03614-001部》。

《宋元以來俗字譜.虫部》引〈列女傳〉等。

《海峽兩岸簡體字研究.國共先後所頒佈的簡體字簡化字異同對照一覽表》:「蠶」作「蚕」。


#「」另兼正字。

A03695
A03695-007
部首筆畫  - 04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A03614-001部》。

《字彙補.虫部》。

《漢語大字典.虫部》。


A03695-001
部首筆畫  - 08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虫部.蠶字》引〈魏始平文貞公國太妃盧氏墓誌〉。


注音 ㄘㄢˊ
漢語拼音 cán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蠶」之異體。「蠶」之篆文,大徐本《說文解字.C12283部》作「」,曰:「任絲也。從C12283聲。」段注本篆作「」,曰:「任絲蟲也。從C12283聲。」

」字見《偏類碑別字.虫部》引〈魏始平文貞公國太妃盧氏墓誌〉,《敦煌俗字譜.虫部》並同,《干祿字書.平聲》以為「蠶」之俗字。按:「蠶」字上體作「」,與「」形近,而「C12283」與「虫」同物,則「」當是「蠶」之形近訛省者,其為俗字是也,故可收。

A03695
A03695-008
部首筆畫  - 08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虫部》。

《字彙補.虫部》。

《中文大辭典.虫部》。


A03695
A03695-002
部首筆畫  - 10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虫部.字》。


注音 ㄘㄢˊ
漢語拼音 cán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蠶」之異體。「蠶」之篆文,大徐本《說文解字.C12283部》作「」,曰:「任絲也。從C12283聲。」段注本篆作「」,曰:「任絲蟲也。從C12283聲。」

」字見《玉篇.虫部》,為「蠶」之俗字,《四聲篇海.虫部》並同。按:「」字未審形構之恉,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臨部》「蠶」字下曰:「後魏俗字:神蟲為蠶。」考《周禮.馬質》:「禁原蠶者。」注:「蠶為龍精。」豈其為「龍精」,故字從「神」歟?此字雖不憭,然其為「蠶」之俗體,文獻有據,故可收。

A03695
A03695-009
部首筆畫  - 10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康熙字典.虫部》。


A03695
A03695-003
部首筆畫  - 10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六.C12283部》。


注音 ㄘㄢˊ
漢語拼音 cán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蠶」之異體。「蠶」之篆文,大徐本《說文解字.C12283部》作「」,曰:「任絲也。從C12283聲。」段注本篆作「」,曰:「任絲蟲也。從C12283聲。」

」字見《重訂直音篇.C12283部》,以為與「蠶」同字,《康熙字典.虫部》並同。按:「蠶」字其上作「」,與「」形近,故字或省作「」,或省作「」,則「」為「蠶」之俗省,文獻有據,故可收。

A03695
A03695-015
部首筆畫  - 11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虫部.蠶字》引〈魏凝禪寺三級浮圖頌〉。

《六朝別字記新編.三級浮圖頌》。


A03695
A03695-013
部首筆畫  - 11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覃韻.蠶字》引〈漢張遷碑〉。


A03695
A03695-004
部首筆畫  - 12 - 18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六.虫部》。


注音 ㄘㄢˊ
漢語拼音 cán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蠶」之異體。「蠶」之篆文,大徐本《說文解字.C12283部》作「」,曰:「任絲也。從C12283聲。」而段注本篆作「」,曰:「任絲蟲也。從C12283聲。」

」字見《重訂直音篇.虫部》,以為「蠶」之俗字,而《康熙字典.虫部》引《韻學集成》,則以為「蠶」之省體。按:「蠶」字上作「」,「旡」與「先」形近,故訛作「兟」,而「C12283」與「虫」同物,故「C12283」可作「虫」,則「」為「蠶」之俗省者可從,故可收。

A03695
A03695-010
部首筆畫  - 16 - 22 
內容

〔關鍵文獻〕

《康熙字典.虫部》。


A03695-011
部首筆畫  - 18 - 24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虫部》。


注音 ㄘㄢˊ
漢語拼音 cán
研訂者 張文彬
內容

」為「蠶」之異體。音ㄘㄢˊ

段注本《說文解字.C12283部》:「,任絲蟲也。從C12283聲。」徐鉉昨含切,今音ㄘㄢˊ

《四聲篇海.虫部》:「,自含切。人家所養也。」《康熙字典.虫部》:「,《海篇》同蠶。」《字彙補.虫部》:「,俗蠶字。」

按:「蠶」從「朁」,俗寫省作從「」,為形似之俗寫字。《干祿字書.平聲》又載「蠶」俗作「」,則為省之又省者。

A03695
A03695-005
部首筆畫  - 18 - 24 
內容

〔關鍵文獻〕

《彙音寶鑑.虫部.二十四畫》。


注音 ㄘㄢˊ
漢語拼音 cán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蠶」之異體。「蠶」之篆文,大徐本《說文解字.C12283部》作「」,曰:「任絲也。從C12283聲。」而段注本篆作「」,曰:「任絲蟲也。從C12283聲。」

」字見《四聲篇海.虫部》,僅曰:「自含切。人家所養也。」而《彙音寶鑑.虫部》則曰:「,同蠶。」《重訂直音篇.蟲部》亦以為「蠶」之俗字。按:「蠶」字上作「」,而「旡」與「夫」形近,故乃訛作「」也,雖是俗訛,然為「蠶」之異體有據,故可收。

A03695
A03695-014
部首筆畫  - 19 - 26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二十四畫.蠶字》引〈魏受禪表〉。


A03695
A03695-012
部首筆畫  - 20 - 26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虫部》。

《中文大辭典.虫部》。


A03695
A03695-006
部首筆畫  - 22 - 28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部.字》。


注音 ㄘㄢˊ
漢語拼音 cán
研訂者 蔡信發
內容

」為「蠶」之異體。「蠶」之篆文,大徐本《說文解字.C12283部》作「」,曰:「任絲也。從C12283聲。」而段注本篆作「」,曰:「任絲蟲也。從C12283聲。」

」字見《玉篇.部》,曰:「在含切。吐絲者。」(按:北京中華書局澤存堂本字作「」)《重訂直音篇.蟲部》並同。按:「蠶」之篆文上作「」,隸變後則作「」,若依篆文,其筆當上出作「」,而「」與「先」又形近,故字乃訛作「」也,雖是形訛,然猶知其為同,故可收。

A03695
A03695-017
部首筆畫  - 24 - 30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六.C12283部》。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隸字源
平聲.二十二覃.頁221.左
隸辨
卷二.平聲.二十二覃.頁312.左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干祿字書
平聲.頁8.右
五經文字
C12283部.頁47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二十二元.愚袁切.頁133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鑑
卷二.平聲.二十二覃.頁41.左
六書正譌
平聲.十三覃談韻.頁69.左
宋元以來俗字譜
俗書刊誤
卷一.平聲.二十一覃.頁548.上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增廣字學舉隅
卷二.正譌.頁227
卷四.誤用字.頁592
字辨
彙音寶鑑
卷四.甘下平聲.頁369.左
卷一.堅上上聲.頁32.右
檢字表.虫部.頁309
異體字手冊
簡化字總表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簡體字表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8 20: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