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3694A03694
字號A03694正字 - 17 - 23 
說文釋形大徐本:,腹中蟲也。《春秋傳》曰:「血〔皿〕蟲為蠱。」「晦淫之所生也。」臬桀死之鬼亦為蠱。从蟲,从皿。皿,物之用也。(公戶切)
段注本:,腹中蟲也。《春秋傳》曰:「皿蟲為蠱。」「晦淫之所生也。」梟磔死之鬼亦為蠱。从蟲,从皿。皿,物之用也。(公戶切)
注音(一)ㄍㄨˇ (二)ㄧㄝˇ
漢語拼音(一)gǔ (二)yě
釋義

(一)ㄍㄨˇ

1.  腹中毒害人之小蟲。《說文解字.蟲部》:「蠱,腹中蟲也。」《新唐書.卷二○四.方技列傳.甄權》:「腹有蠱,誤食髮而然。」

2.  以物殘害或迷惑人。《左傳.昭公元年》唐.孔穎達.正義:「以毒藥藥人,令人不自知者,今律謂之蠱毒。」

3.  以符咒等詛咒、害人之邪術。《漢書.卷四五.蒯伍江息夫傳.江充》:「是時,上春秋高,疑左右皆為蠱祝詛,有與亡,莫敢訟其冤者。」《聊齋志異.卷一○.神女》:「巡撫謂其事近巫蠱,不許。」

4.  迷惑。《左傳.莊公二十八年》:「楚令尹子元欲蠱文夫人,為館於其宮側而振萬焉」《墨子.非儒下》:「孔某盛容脩飾以蠱世,弦歌鼓舞以聚徒。」唐.白居易〈古塚狐〉詩:「何況褒妲之色善蠱惑,能喪人家覆人國。」

5.  《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巽()下艮(。象上下不交之象。

(二)ㄧˇ

妖艷。《後漢書.卷五九.張衡列傳》:「咸姣麗以蠱媚兮。」唐.章懷太子.注:「蠱音野。謂妖麗也。」《文選.張衡.西京賦》:「妖蠱豔夫夏姬,美聲暢於虞氏。」漢.薛綜.注:「蠱,音也,媚也。­

A03694-001
部首筆畫  - 05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康熙字典.虫部》。


=>」之異體。

注音 (一)ㄍㄨˇ (二)ㄓㄨㄥ
漢語拼音 (一)gǔ (二)zhōng
研訂者 周小萍
內容

()

」為「蠱」之異體。《說文解字.蟲部》篆作「」,云:「腹中蟲也。從蟲從皿,皿,物之用也。公戶切」。

《四聲篇海.虫部》收「」字,云:「姑五切。與蠱義同」。而《正字通.虫部》於「蠱」字注引《篇海》之字為「」。其後《康熙字典.虫部》又引《篇海》收「」同「蠱」。《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十一畫》亦收「、蠱」同。今《漢語大字典.虫部》、《中華字海.虫部》均以「」為「蠱」的簡化字。

「蟲」省作「虫」,確見於俗簡字,故《康熙》所引:「」同「蠱」,可視為省變之異體。

()

=>」之異體。

A03694
A03694-002
部首筆畫  - 06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虫部》。

《重訂直音篇.卷六.虫部》。

《中華字海.皿部》。


A03694
A03694-003
部首筆畫  - 16 - 21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A03614-001部》。

《中華字海.皿部》。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隸字源
漢隸字源.上聲.十姥.頁269.左
隸辨
卷三.上聲.十姥.頁375.右
敦煌俗字譜
五經文字
虫部.頁47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上聲.十姥.果五切.頁339
上聲.三十五馬.以者切.頁410
去聲.十一暮.古慕切.頁501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俗書刊誤
卷七.略記字始.頁571(爾雅奇字)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彙音寶鑑
卷三.沽上上聲.頁224.右
簡化字總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中華字海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10 21: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