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動物名。節肢動物門多足綱。身體扁而長,全身有許多體節,每一節上有對腳。蜈蚣最小僅一公分長,十三對腳;最大將近三十公分,有一百七十七對腳。故亦稱為「百足」、「百足之蟲」、「百足蟲」。體節第一對腳有毒爪,可射出毒液,當作武器;最後一對腳特長,有如尾巴。常棲息於朽木或石縫下,捕食昆蟲。古時稱為「螂蛆」。
〔關鍵文獻〕
《廣韻.平聲.虞韻》。
「」為「蜈」之異體。蜈,《字彙.虫部》:「五呼切,音吳。蜈蚣。」《廣韻.平聲.虞韻》收「」字,注云:「蚣。」《集韻.平聲.模韻》「」下亦云:「蚣,蟲名。」《類篇.虫部》亦收「」字。按:從「吳」之字,或由篆體隸定作「」。如:「娛」或作「」;「誤」或作「」。今既定「吳」為正字,故從虫之當為蜈之異體字。
《集韻.平聲.模韻》。
(一)
「」為「蜈」之異體。蜈,《字彙.虫部》:「五呼切,音吳。蜈蚣。」《集韻.平聲.模韻》於「蜈」二字下云:「蜈蚣,蟲名,或作。」《類篇.虫部》亦以「」為「蜈」之或體。《康熙字典.虫部》下注云:「《集韻》蜈蚣,亦作蚣。」《中文大辭典.虫部》下注云:「蚣,蟲名,與蜈同。」按:「」為從「吾」得聲之字,「蜈」為從「吳」得聲之字,「吾」「吳」同音(《廣韻》同五乎切),蜈之或體作,乃改易音符而成。「」當為「蜈」之異體字。
(二)
=>「鼯」之異體。
《龍龕手鑑.部》。
「」為「蜈」之異體。蜈,《字彙.虫部》:「五呼切,音吳。蜈蚣。」《龍龕手鑑.部》「蚣」下云:「上音吴,下音公,蝍蛆蜒類也。能制虵。」《佛教難字字典.虫部》引〈細字法華經〉蜈作「」。按:從「吳」之字,俗寫省變或作「吴」,如「娛」或作「娱」;「誤」或作「誤」。故「」當為「蜈」之異體字。
《玉篇.虫部.字》。
「」為「蜈」之異體。蜈,《字彙.虫部》:「五呼切,音吳。蜈蚣。」《玉篇.虫部》收「」字,注云:「力呼切。蚣。」按:從「吳」之字,俗寫省變或作「」,如「誤」或作「」;「娛」或作「」。故「」當為「蜈」之異體字。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十三畫》。
《敦煌俗字譜.虫部.蜈字》引〈中59.497.上-3〉。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