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字號B04259正字 - 06 - 12 
說文釋形「蛐」《說文》不錄。
注音ㄑㄩ
漢語拼音
釋義

1.  「蛐蟺」:蚯蚓之別名。環節動物門貧毛綱。體圓而細長,環節很多,鑽土成穴,藉使土壤疏鬆而有益於農事。《玉篇.虫部》:「蛐,蛐蟮。」《集韻.入聲.燭韻》:「蛐,蟲名,蚓也。」亦稱為「地龍」、「土龍」、「曲蟺」、「蜿蟺」。

2.  「蛐蛐兒」:蟋蟀之別名。昆蟲綱直翅目蟋蟀科。體型圓長,為黑褐色,觸角細長,後肢長大,善於跳躍。雄蟲翅上有發聲器,可以兩翅摩擦而發聲。性好鬥,怕光,棲身於土中或石礫下,以植物為食,有害農作。亦稱為「懶婦」、「趨趨」、「促織」、「吟蛩」、「王孫」。

金石文字辨異
玉篇(元刊本)
集韻
入聲.三燭.區玉切.頁654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彙
正字通
康熙字典(校正本)
彙音寶鑑
卷三.恭上入聲.頁275.左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華字海
重訂直音篇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0:5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