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3611A03611A03611A03611A03611A03611A03611A03611A03611A03611A03611A03611A03611A03611
A03611A03611A03611A03611A03611A03611A03611A03611A03611A03611A03611A03611A03611
字號A03611正字 - 07 - 13 
說文釋形大徐本:,騶虞也。白虎黑文,尾長於身。仁獸,食自死之肉。从虍,A00523聲。《詩》曰:「于嗟乎,騶虞。」(五俱切)
段注本:,騶虞也。白虎黑文,尾長於身。仁獸也,食自死之肉。从虍,A00523聲。《詩》曰:「于嗟乎,騶虞。」(五俱切)
注音ˊ
漢語拼音
釋義

1.  「騶虞」:仁獸之名。《說文解字.虍部》:「虞,騶虞也。」《詩經.召南.騶虞》:「彼茁者葭,壹發五豝。于嗟乎騶虞。」漢.毛亨.傳:「騶虞,義獸也。」

2.  疑慮、顧慮。《詩經.魯頌.閟宮》:「無貳無虞,上帝臨女。」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五.姑妄聽之一》:「灶丁慮無故得妻,或為人物色,致有他。女言能自隱形,不為人見,頃縮身為數寸,君頓忘耶?遂留為夫婦。」

3.  憂慮。如:「性命堪虞」。唐.韓愈〈與鳳翔邢尚書書〉:「戎狄棄甲而遠遁,朝廷高枕而不。」明.馬中錫〈中山狼傳〉:「前虞跋胡後恐疐尾,三納之而未克。」

4.  準備防範。《孫子.謀攻》:「以虞待不虞者,勝。」唐.白居易〈草堂記〉:「敞南甍,納陽日,虞祁寒也。」

5.  預料、猜想。《孟子.離婁上》:「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新唐書.卷一三八.列傳.李嗣業》:「虜不虞軍至,因大潰。」《紅樓夢》第五回:「既親密,則不免一時有求全之毀、不之隙。」

6.  欺騙。如:「爾虞我詐」。《左傳.宣公十五年》:「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7.  國名:

(1)   傳說為舜祖先之封地,故址約在今中國大陸山西省平陸縣虞城。

(2)   舜子商均受封之地,故城約在今中國大陸河南省虞城縣西南。

8.  「虞舜」:上古帝王舜之稱號。姓姚,名重華。因建國於虞,故稱為「虞舜」或「有虞氏」。性至孝,堯用之,使攝位三十年,後受禪為天子,都於蒲阪(今中國大陸山西省永濟縣)。在位四十八年,南巡,崩於蒼梧之野。傳位於禹。亦稱為「大舜」。

9.  朝代名。帝舜有天下之號。

10.  古代一種祭祀。既葬而祭叫虞,有安神之意。《禮記.檀弓下》:「有司以几筵舍奠於墓左,反,日中而虞。」《釋名.釋喪制》:「既葬,還祭於殯宮曰虞。謂虞樂安神,使還此也。」

11.  樂,通「娛」。《左傳.昭公四年》:「恃險與馬,而虞鄰國之難,是三殆也。」近人.楊伯峻.注引楊樹達《讀左傳》:「虞讀如娛。《說文》:『娛,樂也。』」《管子.七臣七主》:「故主虞而安,吏肅而嚴,民樸而親。」清.王念孫《讀書雜志.管子九》:「虞與娛同,樂也,言國有道則主樂而安也。」

12.  姓。如宋代有虞允文。《通志.卷二六.氏族略二》「虞氏,姚姓,舜之建國也。」

A03611
A03611-010
部首筆畫  - 04 - 06 
內容

〔關鍵文獻〕

《敦煌俗字譜.虍部.虞字》引〈祕3.022.右2〉。


=>C00112」之異體。

A03611
A03611-009
部首筆畫  - 06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虞韻》。


#「C00112」另兼正字。

注音 ˊ #ㄩˊ
漢語拼音 yú #yú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虞」之異體。虞,《說文解字.虍部》:「騶虞也。白虎黑文,尾長於身,仁獸,食自死之肉。從虍,吳聲。」《集韻.平聲.虞韻》「虞」下收「」,注云:「古作。」《類篇.虍部》虞下亦以「」為其古體。《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亦以為虞之古文。《康熙字典.虍部》虞下亦收「古文」。按:《古文四聲韻.平聲.虞韻》以為古文《尚書》虞作;今變從四人而為,文獻既多錄之,故「」當為「虞」之異體字。


#「C00112」另兼正字。
A03611
A03611-011
部首筆畫  - 06 - 08 
內容

〔關鍵文獻〕

《六朝別字記新編.華岳頌》。


=>C00112」之異體。

A03611
A03611-016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虍部.虞字》引〈偽周田志承墓誌〉。


A03611
A03611-003
部首筆畫  - 06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五經文字.虍部》。


注音 ˊ
漢語拼音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虞」之異體。虞,《說文解字.虍部》:「,騶虞也。白虎黑文,尾長於身,仁獸,食自死之肉。從虍,吳聲。」《五經文字.虍部》虞作「」,《廣韻.平聲.虞韻》、《類篇.虍部》同。按:形乃由小篆楷化而來,今既定「虞」為正字,故「」當為「虞」之異體字。

A03611
A03611-014
部首筆畫  - 07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虞韻.虞字》引〈衛尉衡方碑〉。

《隸辨.平聲.虞韻.字》引〈韓兩側題名〉。


A03611
A03611-032
部首筆畫  - 07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虞韻.虞字》引〈冀州刺史王純碑〉。


A03611
A03611-005
部首筆畫  - 07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虍部》引〈列女傳〉。


注音 ˊ
漢語拼音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虞」之異體。虞,《說文解字.虍部》:「騶虞也。白虎黑文,尾長於身,仁獸,食自死之肉。從虍,吳聲。」《宋元以來俗字譜.虍部》引〈列女傳〉「虞」作「」。按:從「虍」之字,俗多有作「」者,參見「」、「」、「」;從「吳」之字,俗多有作「A00523-001」者,如「誤」作「」、「娛」作「」。故「虞」作「」為俗省寫法。「」當為「虞」之異體字。

A03611
A03611-004
部首筆畫  - 07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虍部.字》。


注音 ˊ
漢語拼音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虞」之異體。虞,《說文解字.虍部》:「,騶虞也。白虎黑文,尾長於身,仁獸,食自死之肉。從虍,吳聲。」《玉篇.虍部》作「」,《重訂直音篇.卷六.虍部》收「」字,以為同「虞」。按:當從虞之小篆形省變而來,凡從「吳」者亦多作「」,如「誤」作「」,「娛」或作「」等。故「」當為「虞」之異體字。

A03611
A03611-002
部首筆畫  - 07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虍部》引〈三國志平話〉。


注音 ˊ
漢語拼音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虞」之異體。虞,《說文解字.虍部》:「騶虞也。白虎黑文,尾長於身,仁獸,食自死之肉。從虍,吳聲。」《宋元以來俗字譜.虍部》引〈三國志平話〉虞作「」,《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虞亦作「」。按:當為「虞」之俗簡寫法,當為「虞」之異體字。

A03611
A03611-027
部首筆畫  - 07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虍部》。

《角川漢和典.虍部》。


A03611
A03611-008
部首筆畫  - 07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虍部》引〈太平樂府〉。


注音 ˊ
漢語拼音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虞」之異體。虞,《說文解字.虍部》:「騶虞也。白虎黑文,尾長於身,仁獸,食自死之肉。從虍,吳聲。」《宋元以來俗字譜.虍部》引〈太平樂府〉等「虞」作「」。按:從「虍」之字,俗多有作「」者,參見「」、「」、「」;從「吳」之字,俗亦或作「」,如「誤」作「」。故「」當為「虞」之異體字。

A03611
A03611-007
部首筆畫  - 07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敦煌俗字譜.虍部.虞字》引〈祕12.107.左6〉。


注音 ˊ
漢語拼音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虞」之異體。虞,《說文解字.虍部》:「騶虞也。白虎黑文,尾長於身,仁獸,食自死之肉。從虍,吳聲。」《敦煌俗字譜.虍部》虞或作「」〈祕12.107.左6〉,《宋元以來俗字譜.虍部》引〈通俗小說〉等虞亦作「」。按:從「虍」之字,俗多有作「」者,參見「」、「」等。從「吳」之字,亦多作「」,如「誤」作「」,「娛」或作「」等。故「」當為「虞」之異體字。

A03611
A03611-034
部首筆畫  - 08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虞韻.虞字》引〈殽阬碑陰〉。


A03611
A03611-033
部首筆畫  - 08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虞韻.虞字》引〈張公神碑〉。


A03611
A03611-006
部首筆畫  - 08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宋元以來俗字譜.虍部》引〈列女傳〉。


注音 ˊ
漢語拼音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虞」之異體。虞,《說文解字.虍部》:「騶虞也。白虎黑文,尾長於身,仁獸,食自死之肉。從虍,吳聲。」《四聲篇海.虍部》收「」字,注云:「牛俱切,有也,助也,樂也……又掌山澤之官名。」當即「虞」之異體,。《宋元以來俗字譜.虍部》引〈列女傳〉虞作「」。按從「虍」之字,俗多有作「」者,參見「」、「」等,而從「吳」者,又易省變作「」,故虞之俗寫偶或省變作「」,「」當為「虞」之異體字。

A03611
A03611-026
部首筆畫  - 08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虍部》。


A03611
A03611-020
部首筆畫  - 08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三畫.虞字》引〈魏寇治墓誌〉。

《歷代書法字彙.虍部》。


A03611
A03611-013
部首筆畫  - 08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平聲.虞韻.虞字》引〈浚儀令衡立碑〉。


A03611
A03611-022
部首筆畫  - 07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三畫.虞字》引〈隋申穆墓誌〉。


A03611
A03611-025
部首筆畫  - 12 - 22 
內容

〔關鍵文獻〕

《廣韻.平聲.虞韻》。


A03611
A03611-024
部首筆畫  - 13 - 23 
內容

〔關鍵文獻〕

《六朝別字記新編.弔比干文〉。


A03611
A03611-030
部首筆畫  - 13 - 23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六.馬部》。


A03611
A03611-028
部首筆畫  - 13 - 23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馬部》。


A03611
A03611-029
部首筆畫  - 13 - 23 
內容

〔關鍵文獻〕

《佛教難字字典.虍部》。


A03611
A03611-031
部首筆畫  - 13 - 23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馬部》。


A03611
A03611-001
部首筆畫  - 13 - 23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虞韻.虞字》引〈北魏孝文帝弔比干墓文〉。

《康熙字典.馬部》。


注音 ˊ
漢語拼音
研訂者 金周生
內容

」為「虞」之異體。虞,《說文解字.虍部》:「騶虞也。白虎黑文,尾長於身,仁獸,食自死之肉。從虍,吳聲。」《金石文字辨異.平聲.虞韻》引〈北魏孝文帝弔比干墓文〉,騶。《六朝別字記新編》亦引〈弔比干文〉,以「即虞」。《廣韻.平聲.虞韻》收「」字,以「」為「虞」之俗體。然《正字通.馬部》「」下云:「舊註音虞,度也。又姓,又騶,又馬名。按:經史虞度、騶虞不作。姓苑闕姓。三者無一是,宜刪。」《康熙字典.馬部》亦引《廣韻》,以為虞之俗。《彙音寶鑑.馬部.二十三畫》下云:「同虞。」按:本作虞,當為受「騶虞」一詞中「騶」字偏旁之影響而成之累增俗字。「」為虞之異體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漢隸字源
平聲.十虞.頁59.左
隸辨
卷一.平聲.十虞.頁79.右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六朝別字記新編
敦煌俗字譜
五經文字
虍部.頁79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十虞.元俱切.頁72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宋元以來俗字譜
俗書刊誤
卷一.平聲.四魚.頁542.下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二.虍部.頁11.右
彙音寶鑑
卷六.亀下平聲.頁479.左
檢字表.馬部.頁306
角川漢和辭典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卷一.平聲.十虞.頁47.右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16:2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