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3571A03571A03571A03571A03571A03571
字號A03571正字 - 13 - 17 
說文釋形,林薄也。一曰蠶薄。从艸,溥聲。(旁各切)
注音(一)(讀音)ㄅㄛˊ (二)(語音)ㄅㄠˊ (三)ㄅㄛˋ (四)ㄅㄨˋ
漢語拼音(一)(讀音)bó (二)(語音)báo (三)bò (四)bù
釋義

()(讀音)ㄅㄛˊ

1.  草木叢生處。《說文解字.艸部》:「薄,林薄也。」清.段玉裁.注:「林木相迫不可入曰薄。」南朝宋.鮑照〈蕪城賦〉:「灌莽杳而無際,叢薄紛其相依。」南朝梁.沈約〈鍾山詩應西陽王教〉詩:「北阜何其峻,林杳蔥青。」《新唐書.卷一七六.列傳.韓愈》:「林蒙翳,下有積水。」

2.  養蠶之器。《說文解字.艸部》:「薄,一曰蠶薄。」《史記.卷五七.絳侯周勃世家》:「勃以織曲為生,常為人吹簫給喪事,材官引彊。」明.徐光啟《農政全書.卷三三.蠶桑.蠶事圖譜》:「曲,承蠶具也。」

3.  簾子。《禮記.曲禮上》:「帷薄之外不趨,堂上不趨,執玉不趨。」《莊子.達生》:「有張毅者,高門懸,無不走也。」

4.  物體厚度小。《詩經.小雅.小旻》:「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漢.枚乘〈七發〉:「耆之炙,鮮鯉之鱠。」宋.王安石〈乞罷政事表〉一三道之三:「聖恩所及,有隆天重地之施;私義未安,有深淵冰之懼。」

5.  數量少。《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令待詔公車,奉祿薄,未得省見。」南宋.范成大〈冬舂行〉詩:「去年薄收飯不足。」

6.  不敦厚。如:「刻薄」、「薄情」。《孟子.萬章下》:「故聞柳下惠之風者,鄙夫寬,夫敦。」《後漢書.卷三一.郭杜孔張廉王蘇羊賈陸列傳.廉范》:「建初中,遷蜀郡太守,其俗尚文辯,好相持短長,范每厲以淳厚,不受偷之說。」

7.  輕微。《易經.繫辭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論語.衛靈公》:「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8.  減輕、減損。《左傳.成公十八年》:「禁淫慝,薄賦斂,宥罪戾。」《清史稿.卷三九一.列傳.李棠階》:「為今日平亂計,非輕徭薄賦不能治本。」

9.  微不足道。《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列傳》:「灑削,技也,而郅氏鼎食。」《醒世姻緣傳》第六七回:「舍親敬差人驢禮,專迎尊駕,幸即親臨敝鎮。」

10.  卑賤。如:「出身微薄」。《南史.卷七五.隱逸列傳上.陶潛》:「潛弱年宦,不潔去就之跡。」《西遊記》第三六回:「是我見他寒,一個個衣破鞋無,光頭赤腳。」

11.  鄙視。如:「厚此薄彼」。《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列傳.吳起》:「其母死,起終不歸。曾子薄之,而與起絕。」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不宜妄自菲,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六:「你女兒心嫌錯了配頭,鄙其夫。」

12.  不尊重。《喻世明言.卷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二則被婆子挑撥,春心飄蕩,到此不暇致詳,憑他輕。」

13.  貧瘠、不肥沃。《左傳.成公六年》:「郇瑕氏土薄水淺,其惡易覯。」《紅樓夢》第六回:「這劉姥姥乃是個久經世代的老寡婦,膝下又無子息,只靠兩畝田度日。」

14.  稀疏。南朝梁.何遜〈入塞示南府同僚〉詩:「薄雲巖際出,初月波中上。」

15.  淡弱,與「濃」相對。《莊子.胠篋》:「魯酒薄而邯鄲圍。」《黃帝內經.素問.至真大要論》:「急則氣味厚,緩則氣味薄。」

16.  粗陋。《後漢書.卷三一.羊續傳》:「常敝衣薄食,車馬羸敗。」南朝梁.蕭衍〈禁屠令〉:「菲衣薄食,請自孤始。」

17.  命運不好。《列子.力命》:「夫北宮子厚於德,薄於命。」宋.蘇軾〈薄命佳人〉詩:「自古佳人多命薄,閉門春盡楊花落。」

18.  迫近、接近。《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及曹,曹共公聞其駢脅,欲觀其裸,浴,薄而觀之。」三國蜀.李密〈陳情表〉:「日薄西山,氣息奄奄。」

19.  急、緊迫。《戰國策.韓策二》:「吾得為役之日淺,事今薄,奚敢有請﹖」宋.鮑彪注:「薄,猶迫。」《漢書.卷六四.嚴助傳》:「王居遠,事薄遽,不與王同其計。」唐.顏師古注:「薄,迫。遽,速也。

20.  侵入。《荀子.天論》:「故水旱未至而飢,寒暑未薄而疾。」

21.  附著、依附。東周戰國.屈原〈九章.涉江〉:「腥臊並御,芳不薄兮。」《戰國策.楚策二》:「寡人臥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搖搖如懸旌,而無所終薄。」

22.  晦暗。《史記.卷二七.天官書》:「日月薄蝕。」南朝宋.裴駰集解:「孟康曰:『日月無光曰薄。』韋昭曰:『氣往迫之為薄,虧毀為蝕。』」唐.李賀〈昌谷讀書示巴童》詩:「蟲響燈光薄,宵寒藥氣濃。」

23.  塗飾。《史記.卷二三.禮書》「鮫韅彌龍。」南朝宋.裴駰《集解》引徐廣曰:『乘輿車,金薄璆龍為輿倚較。』司馬貞索隱:『劉氏云:薄猶飾也。』」晉.法顯《佛國記》:「有僧伽藍,名王新寺……梁柱、戶扇、窗牖,皆以金薄。」

24.  努力。《方言》卷一:「薄,勉也。秦、晉曰釗或曰薄,故其鄙語曰薄努,猶勉努也。」晉.郭璞.注:「如今人言努力也。」《管子.輕重戊》:「父老歸而治生,丁壯者歸而薄業。」

25.  「旁薄」:廣大貌。見《正字通.艸部》。《淮南子.俶真》:「渾渾蒼蒼,純樸未散。旁為一,而萬物大優。」宋.文天祥〈正氣歌〉:「是氣所旁,凜烈萬古存。」

26.  壁柱。通「欂」。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豫部》:「薄,假借為欂。」《墨子.備城門》:「門扇薄植。」清.孫詒讓《墨子閒詁》:「畢云:『《說文》云:欂,壁柱。』『植,戶植也。』薄,假音字。」

27.  搏擊。通「博」。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豫部》:「薄,假借為博。」《淮南子.兵略》:「擊之若雷,薄之若風。」

28.  助詞。多用於句首,《詩經.周南.》:「采采芣,薄言采之。」毛傳:「薄,辭也。」《詩經.周南.葛覃》:「薄汙我私,薄澣我衣。」

29.  同「亳」。古地名。《荀子.議兵》:「古者湯以薄,武王滈,皆百里之地也。」唐.楊倞.注:「薄與毫同。」

30.  姓。如明代有薄珏。《通志.卷二九.氏族略五》:「薄氏,《風俗通》:衛賢人薄疑;漢高帝薄夫人。」

簿」之異體。

()ㄅㄠˊ()形容詞(不厚、稀疏、微不足道)之語音。

()ㄅㄛˋ

「薄荷」:植物名。脣形科薄荷屬,多年生宿根草本。葉對生,具短柄,長橢圓形而尖,邊緣有鋸齒,葉背有細斑點。夏秋間,葉腋簇生紫色小花,萼端五裂,花冠淡紫色。其莖葉製成之薄荷油及薄荷腦,一般可為點心、糖果調味料,並可作為驅風劑、芳香劑。

()ㄅㄨˋ

簿」之異體。

A03571
A03571-007
部首筆畫  - 13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古文四聲韻.入聲.鐸韻》。


A03571
A03571-005
部首筆畫  - 11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艸部.薄字》引〈唐大法師行記〉。


A03571
A03571-003
部首筆畫  - 12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入聲.鐸韻.薄字》引〈竹邑侯相張君碑〉。

◎「」或為「」。


=>簿」之異體。

A03571
A03571-004
部首筆畫  - 12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入聲.鐸韻.薄字》引〈童子逢盛碑〉。


A03571
A03571-001
部首筆畫  - 12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六書正.入聲.藥鐸韻》。


注音 (1)ㄅㄛˊ (2)ㄅㄛˋ (3)ㄅㄠˊ
漢語拼音 (1)bó (2)bò (3)báo
研訂者 許錟輝
內容

」為「薄」之異體。薄,《說文解字.艸部》云:「林薄也,一曰蠶薄,從艸溥聲。」字見《六書正.入聲.藥鐸韻》,薄本從艸溥聲,字改從又,從寸從又,其義一也。《漢語大字典.艸部》云:「與薄為《說文.艸部》同一篆文的不同楷化字」其說可參考,為薄之異體無誤,《異體字字典》可收。

A03571
A03571-006
部首筆畫  - 13 - 17 
內容

〔關鍵文獻〕

《經典文字辨證書.艸部》。

《角川漢和典.艹部》。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漢簡文字類編
漢隸字源
入聲.十九鐸.頁521.左
入聲.十九鐸.頁521.左
隸辨
卷三.上聲.十姥.頁376
卷五.入聲.十九鐸.頁713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敦煌俗字譜
干祿字書
上聲.頁9.右
五經文字
艸部.頁26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上聲.十姥.伴姥切.頁337
入聲.十九鐸.伯各切.頁725
入聲.十九鐸.匹各切.頁726
入聲.二十一麥.薄革切.頁738
入聲.二十三錫.蒲歷切.頁749
入聲.二十陌.弼碧切.頁735
類篇
六書正譌
入聲.十藥鐸韻.頁179.左
宋元以來俗字譜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一.艸部.頁4.左
增廣字學舉隅
卷一.偏旁相似.頁149
彙音寶鑑
卷二.公下入聲.頁149.左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11 1: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