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草或竹片編成之盛具。似今之簸箕。《說文解字.艸部》:「蕢,艸器也。」《龍龕手鑑.草部》:「蕢,盛土器也。」《論語.憲問》:「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三國魏.何晏.集解:「蕢,草器也。」《戰國策.齊策六》:「魯仲子曰:將軍之在即墨,坐而織蕢,立則丈插。」元.王禎《農書.卷一五.農器圖譜八.蓧蕢門》:「蓧、蕢,皆古盛穀器也。」 2. 草名,可以入菜。《集韻.去聲.怪韻》:「蕢,艸名,赤莧也。」《字彙.艸部》:「蕢,……又菜名。」《爾雅.釋草》:「蕢,赤莧。」晉.郭璞.注:「今之莧赤莖者。」 3. 姓。如春秋時魯國有蕢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