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芰也。从艸,淩聲。楚謂之芰,秦謂之薢茩。,司馬相如說:「蔆从遴。」(力膺切)
水草名,其所結之果實即俗稱為菱角。《說文解字.艸部》:「蔆,芰也。从艸,淩聲。楚謂之芰,秦謂之薢茩。」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四.艸部》。
《廣韻.平聲.蒸韻》。
「菱」為「蔆」之異體。蔆,《說文解字.艸部》篆體作「」:「芰也,從艸淩聲。」《廣韻.平聲.蒸韻》:「蔆,芰也;菱、並同。」《集韻.平聲.蒸韻》、《類篇.艸部》皆然,惟《六書正譌.平聲.登韻》以為「俗作菱,非。」但蔆與菱為一字,則為事實,宜予收錄。
#「菱」另兼正字。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蒸韻.蔆字》引〈漢孔耽神祠碑〉。
原異體字表所收字形作:「」。
《玉篇.艸部.蔆字》。
「」為「蔆」之異體。蔆,《說文解字.艸部》篆體作「」:「芰也,從艸淩聲,楚謂之芰,秦謂之薢茩。」然《玉篇.艸部》則於「蔆」列「」以為同一字;《廣韻.平聲.蒸韻》、《集韻.平聲.蒸韻》、《類篇.艸部》、《四聲篇海.艸部》、《字彙.艸部》皆然,故應予收錄。
《說文.艸部》。
(一)
「」為「蔆」之異體。二字皆見於《說文解字.艸部》:「,芰也,從艸淩聲,楚謂之芰,秦謂之薢茩,力膺切;,司馬相如說,蔆從。」,多隸定作「」,如《玉篇.艸部》、《集韻.平聲.蒸韻》、《類篇.艸部》、《四聲篇海.艸部》、《字彙.艸部》、《正字通.艸部》等,故宜予收錄。
(二)
=>「菱」之異體。
《字彙補.艸部》。
「」為「蔆」之異體。蔆,《說文.艸部》云:「,芰也,從艸淩聲,楚謂之芰,秦謂之薢茩;,司馬相如說從。」或隸定為「」,或隸定作「」,前者見於《玉篇.艸部》、《集韻.平聲.蒸韻》、《類篇.艸部》、《四聲篇海.艸部》、《字彙.艸部》等;而後者見於《字彙補.艸部》,為《康熙字典.艸部》、《中文大辭典.艸部》、《漢語大字典.辵部》所收,故皆予以收錄。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