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B04010B04010B04010B04010B04010B04010
字號B04010正字 - 11 - 15 
說文釋形

,芰也。从艸,淩聲。楚謂之芰,秦謂之薢茩。,司馬相如說:「蔆从遴。」(力膺切)

注音ㄌㄧㄥˊ
漢語拼音líng
釋義

水草名,其所結之果實即俗稱為菱角。《說文解字.艸部》:「蔆,芰也。从艸,淩聲。楚謂之芰,秦謂之薢茩。」

B04010
B04010-009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四.艸部》。


=>」之異體。

B04010-003-1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廣韻.平聲.蒸韻》。


#「」另兼正字。

注音 ㄌㄧㄥˊ #ㄌㄧㄥˊ
漢語拼音 líng #líng
研訂者 簡宗梧
內容

「菱」為「蔆」之異體。蔆,《說文解字.艸部》篆體作「」:「芰也,從艸淩聲。」《廣韻.平聲.蒸韻》:「蔆,芰也;菱、B04010-001-1並同。」《集韻.平聲.蒸韻》、《類篇.艸部》皆然,惟《六書正.平聲.登韻》以為「俗作菱,非。」但蔆與菱為一字,則為事實,宜予收錄。

#「」另兼正字。


#「」另兼正字。
B04010
B04010-006
部首筆畫  - 09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重訂直音篇.卷四.艸部》。


B04010
B04010-007
部首筆畫  - 10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平聲.蒸韻.蔆字》引〈漢孔耽神祠碑〉。


B04010-008-1
部首筆畫  - 10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原異體字表所收字形作:「」。


B04010
B04010-001-1
部首筆畫  - 11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艸部.蔆字》。


注音 ㄌㄧㄥˊ
漢語拼音 líng
研訂者 簡宗梧
內容

」為「蔆」之異體。蔆,《說文解字.艸部》篆體作「」:「芰也,從艸淩聲,楚謂之芰,秦謂之薢茩。」然《玉篇.艸部》則於「蔆」列「」以為同一字;《廣韻.平聲.蒸韻》、《集韻.平聲.蒸韻》、《類篇.艸部》、《四聲篇海.艸部》、《字彙.艸部》皆然,故應予收錄。

B04010
B04010-002
部首筆畫  - 16 - 20 
內容

〔關鍵文獻〕

《說文.艸部》。


=>」之異體。

注音 (一)ㄌㄧㄥˊ (二)ㄌㄧㄥˊ
漢語拼音 (一)líng (二)líng
研訂者 簡宗梧
內容

()

」為「蔆」之異體。二字皆見於《說文解字.艸部》:「,芰也,從艸淩聲,楚謂之芰,秦謂之薢茩,力膺切;,司馬相如說,蔆從。」,多隸定作「」,如《玉篇.艸部》、《集韻.平聲.蒸韻》、《類篇.艸部》、《四聲篇海.艸部》、《字彙.艸部》、《正字通.艸部》等,故宜予收錄。

()

=>」之異體。

B04010
B04010-004
部首筆畫  - 19 - 23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艸部》。

 

 
=>」之異體。

注音 (一)ㄌㄧㄥˊ (二)ㄌㄧㄥˊ
漢語拼音 (一)líng (二)líng
研訂者 簡宗梧
內容

()

」為「蔆」之異體。蔆,《說文.艸部》云:「,芰也,從艸淩聲,楚謂之芰,秦謂之薢茩;,司馬相如說從。」或隸定為「」,或隸定作「」,前者見於《玉篇.艸部》、《集韻.平聲.蒸韻》、《類篇.艸部》、《四聲篇海.艸部》、《字彙.艸部》等;而後者見於《字彙補.艸部》,為《康熙字典.艸部》、《中文大辭典.艸部》、《漢語大字典.辵部》所收,故皆予以收錄。

()

=>」之異體。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隸字源
平聲.十六蒸.頁196.右
隸辨
卷二.平聲.十六蒸.頁273.右
金石文字辨異
五經文字
艸部.頁27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十六蒸.閭承切.頁251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六書正譌
去聲.十八嘯笑韻.頁144.右
平聲.十蒸登韻.頁63.右
俗書刊誤
卷一.平聲.十八庚.頁547.上
字彙
正字通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一.艸部.頁3.左
字辨
彙音寶鑑
檢字表.艸部.頁202
異體字手冊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中華字海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2 23:5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