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ㄑㄧˊ
豆莖。《說文解字.艸部》:「萁,豆莖也。」《漢書.卷六六.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楊敞》:「田彼南山,蕪穢不治;種一頃豆,落而為萁。」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二)ㄐㄧ
草屬。似荻而細。《字彙.艸部》:「萁,〈曲禮〉:『粱曰薌萁。』又菜似蕨,又草似荻而細。」《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下之上》:「檿弧萁服,實亡周國。」唐.顏師古.注:「服,盛箭者,即今之步叉也。萁,草,似荻而細,織之為服也。」
=>「箕」之異體。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之韻》。
◎「」,今標準字體作「稘」。
(二)
「」為「萁」之異體。萁,《說文.艸部》作「」,云:「豆莖也。從艸,其聲。」《集韻.平聲.之韻》:「萁、、稘、,《說文》:豆莖也。或從豆、從禾。古作。」從艸、從禾,可以互通,故「」可為「萁」之異體。
#「稘」另兼正字。
(一)
=>「期」之異體。
《類篇.艸部》。
「」為「萁」之異體。萁,《說文.艸部》作「」,云:「豆莖也。從艸,其聲。」《集韻.平聲.之韻》:「萁、、稘、,《說文》:豆莖也。或從豆、從禾。古作。」「」為古「其」字,故「萁」可作「」。
《廣韻.平聲.之韻》。
《正字通.豆部》。
「」為「萁」之異體。「萁」,《說文解字.艸部》云:「,豆莖也,從艸其聲。」隸變作「萁」。《龍龕手鑑.草部》曰:「萁:音其,豆萁也。」又於〈豆部〉云:「:音其,豆也。」《廣韻.平聲.之韻》曰:「萁:豆萁。:上同。」《正字通.豆部》云:「:同萁,豆莖。」故「」為「萁」之異體字無疑。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