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3505A03505A03505A03505
字號A03505正字 - 08 - 12 
說文釋形「菴」《說文》不錄。
注音(一)ㄢ (二)ㄢˋ
漢語拼音(一)ān (二)àn
釋義

()

1.  茅屋。同「庵」。《玉篇艸部》:「菴,蘆舍。」《後漢書卷六五皇甫張段列傳.皇甫規》:「規親入廬,巡視將士,三軍感悅。」《南齊書卷四○武十七王列傳竟陵文宣王子良》:「編草結菴,不違涼暑。」《儒林外史》第一回:「王冕到了此處,盤費用盡了,只得租個小門面屋,賣卜測字。」

2.  僧尼禮佛之小寺廟。同「庵」。吳自牧《夢粱錄卷一三天曉諸人出市》:「每日交四更,諸山寺觀已鳴鐘,捨行者頭陀,打鐵板兒或木魚兒沿街報曉,各分地方。」《喻世明言卷四閒雲菴阮三償冤債》:「這菴兒雖小,其實幽雅。」

=>」之異體。

()ˋ

「菴藹」:

(1)  茂盛。《集韻上聲琰韻》:「菴藹,木茂貌。」《晉書卷三一后妃列傳上武悼楊皇后》:「本枝菴藹,四海蔭焉。」晉左思〈蜀都賦〉:「豐蔚所盛,茂八區而菴藹焉。」

(2)  雲氣迷茫。《晉書卷八七.列傳.涼武昭王李玄盛》:「蔭朝雲之菴藹,仰朗日之照昫。」南朝梁.張充〈與王儉書〉:「弱霧輕煙,乍林端而菴藹。」

A03505
A03505-002
部首筆畫 广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首卷.從古》。

▲此字釋義為艸名時,為「菴」之異體。

◎「」,今標準字體作「庵」。


#「」另兼正字。

注音 ㄢ #ㄢ
漢語拼音 ān #ān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菴」之異體。《正字通.艸部》:「菴,烏甘切,音諳。菴,艸名,一名覆閭,生川谷道旁,葉似菊,稍薄,多細丫,面背皆青,高四五尺,莖白色如艾而粗,八九月開細花,淡黃色,結實如艾,實中有細子,十月采實陰乾用。……又草舍曰菴,漢皇甫規入菴廬巡視,三軍感悅。釋氏結草木為廬亦曰菴,一作,《集韻》贅作。《韻會》引王氏曰:古作菴。隋唐以來,俗作。舊註菴古字,並非。……本作,省作菴,《說文》無字,古篆或作,或借弇。〈石鼓文〉作,元人有止印章,菴作盦,《玉篇》皿部盦訓覆蓋,按盦從皿借為菴舍字,非。或又曰:菴,草,以其可覆得名。按草可覆舍者非一,未嘗皆得菴名。之借菴,音義相通也。」《彙音寶鑑.甘上平聲》:「,艸舍廟。菴,同上。」按菴二字,音義互通,然《字彙》、《正字通》、《康熙字典》分別獨立為正字。在「菴,艸名」一義,當以「菴」為正字,「」為異體;在「庵廟、廬舍」義上,則「」為正字,「菴」為異體,今在「艸名」一義上,以「」為「菴」之異體。

」,今標準字體作「庵」。


#「」另兼正字。
A03505
A03505-004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平聲.覃韻》。


A03505
A03505-003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碑別字新編.十二畫.菴字》引〈魏王紹墓誌〉。


A03505-001
部首筆畫  - 09 - 13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艸部.菴字》。


注音 (1)ㄢ (2)ㄢˋ
漢語拼音 (1)ān (2)àn
研訂者 陳新雄
內容

」為「菴」之異體。《玉篇.艸部.菴字》:「菴,倚廉切,蘆舍。又音諳。,古文。」《集韻.平聲.覃韻》:「菴、。菴,艸名。古作。」《字彙.艸部》:「,古文菴字。」按既為菴之古文,故今定為「菴」之異體。

A03505
A03505-005
部首筆畫  - 11 - 15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艸部》。


碑別字新編
敦煌俗字譜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平聲.二十四鹽.衣廉切.頁291
上聲.五十琰.衣檢切.頁453
平聲.二十二覃.烏含切.頁284
集韻考正
類篇
精嚴新集大藏音
四聲篇海(明刊本)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增廣字學舉隅
卷二.古文字略.頁304
彙音寶鑑
卷四.甘上平聲.頁358.左
卷四.甘上平聲.頁358.右
卷四.甘上平聲.頁358.右
角川漢和辭典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宋體母稿異體字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5:0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