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A03486A03486A03486A03486A03486A03486A03486A03486A03486A03486A03486A03486A03486A03486
A03486A03486A03486A03486A03486A03486
字號A03486正字 - 07 - 11 
說文釋形大徐本:,日且冥也。从日在茻中。(莫故切,又慕各切)
段注本:,日且冥也。从日在茻中,茻亦聲。(莫故切,又慕各切)
注音(一)ㄇㄛˋ (二)ㄇㄨˋ
漢語拼音(一)mò (二)mù
釋義

()ㄇㄛˋ
❶表示禁止的用語,相當於「勿」、「毋」。如:「非請莫入」、「閒言莫說」。三國志.卷二十九.魏書.華佗傳:「君有急病見於面,莫多飲酒。」唐.李白.將進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❷沒有。論語.憲問:「子曰:『莫我知也夫。』」孟子.梁惠王上:「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
❸不能、不可。如:「變化莫測」、「莫測高深」。

姓。如北魏有莫含,清代有莫友芝。

()ㄇㄨˋ
❶「」的本字。指日落、黃昏時候。詩經.齊風.東方未明:「不能辰夜,不夙則莫。」宋.張元幹石州慢雨急雲飛詞:「雨急雲飛,瞥然驚散,莫天涼月。」
❷一種蔬菜。詩經.魏風汾沮洳:「彼汾沮洳言采其莫。」

晚、遲。通「」。論語.先進:「莫春者,春服既成。」

=>「」之異體。

A03486
A03486-016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金石文字辨異.入聲.藥韻.莫字》引〈漢王君平鄉道碑〉。


A03486
A03486-017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艸部.莫字》引〈唐祕書省箸作佐郎崔眾甫墓誌〉。


A03486
A03486-002
部首筆畫  - 05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康熙字典.艸部》。


注音 (1)ㄇㄛˋ (2)ㄇㄨˋ
漢語拼音 (1)mò (2)mù
研訂者 李添富
內容

」為「莫」之異體。莫,段注本《說文解字.艸部》作「」,云:「日且冥也。從日在茻中,茻亦聲。」《康熙字典.艸部》云:「,《字彙補》古文莫字。」《中文大辭典.艸部》、《漢語大字典.艸部》亦皆引《字彙補》定「」為「莫」之古字。今考《字彙補.艸部》云:「,《古孝經》莫字。」字形作「」,蓋《字彙補》「艸」部皆隸定作「」,與羊角之「」字無別。今以字書有據,故可收「」字為「莫」之異體。

A03486
A03486-022-3
部首筆畫  - 05 - 09 
內容

〔關鍵文獻〕

《字彙補.艸部》。

《中文大辭典.艸部》。


#「C11453」另兼正字。

A03486
A03486-020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艸部》。

《中華字海.艹部》。


A03486
A03486-014
部首筆畫  - 06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入聲.鐸韻.字》引〈郙閣頌〉。


A03486
A03486-003
部首筆畫  - 06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集韻.入聲.鐸韻》。


注音 (1)ㄇㄛˋ (2)ㄇㄨˋ
漢語拼音 (1)mò (2)mù
研訂者 李添富
內容

」為「莫」之異體。莫,段注本《說文解字.艸部》作「」,云:「日且冥也。從日在茻中。茻亦聲。」《集韻.入聲.鐸韻》云:「莫,古作。」《字彙補.艸部》亦云:「,古文莫字。」按「莫」字古文或作「」、作「」、作「」,當皆屬「」字隸變之形訛者也。今以字書有據,故可收「」字為「莫」字之異體。

A03486
A03486-019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艸部》。

《中華字海.艹部》。


A03486
A03486-009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入聲.鐸韻.莫字》引〈孟郁脩堯廟碑〉。


A03486
A03486-010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入聲.鐸韻.莫字》引〈成陽靈臺碑〉。

《宋元以來俗字譜.艸部》引〈太平樂府〉等。


A03486
A03486-023
部首筆畫  - 07 - 10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卷六.偏旁.艸字》云:「艸,在上者或作艸、屾,亦省作艹,亦變作。」「」字下亦從「艸」,隸變作「艹」,而《四聲篇海.艸部》則訛從「廾」作「」,於是可以推知《龍龕手鑑》作「」者,當係俗書變「艸」為「」,又訛「艹」為「廾」故也。


注音 (1)ㄇㄛˋ (2)ㄇㄨˋ
漢語拼音 (1)mò (2)mù
研訂者 李添富
內容

」為「莫」之異體。莫,段注本《說文解字.艸部》作「」,云:「日且冥也。從日在茻中。」隸變作「」,或作「莫」,標準字體以「莫」為正字。今考《龍龕手鑑.廾部》云:「,或作;,俗;音莫,二。」按「莫」字從「艸」頭,而《隸辨.卷六.偏旁》云:「艸,在上者或作艸、屾,亦省作,亦變作,或作。」故《玉篇.艸部》云:「,今作,同。」《宋元以來俗字譜.艸部》引〈嬌紅記〉亦作「」,「艸」頭皆變作「」。又「」字下亦從「艸」,隸變作「艹」,而《四聲篇海.艸部》則訛從「廾」作「」,《字彙補.艸部》亦云:「,與莫同。亦作。」於是可以推知《龍龕手鑑》作「」者,當係俗書變「艸」為「」,又訛「」為「廾」故也。今以字書有據,故亦可收「」字為「莫」字之異體。

A03486
A03486-022-2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十一畫.莫字》引〈魏馬都愛造像〉。


=>」之異體。

A03486
A03486-011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入聲.鐸韻.莫字》引〈老子銘〉。


A03486
A03486-006
部首筆畫  - 07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卷六.偏旁.艸字》。

《字彙補.艸部》。


注音 (1)ㄇㄛˋ (2)ㄇㄨˋ
漢語拼音 (1)mò (2)mù
研訂者 李添富
內容

」為「莫」之異體。莫,段注本《說文解字.艸部》作「」,云:「日且冥也。從日在茻中。茻亦聲。」按《字彙補.艸部》、韓國《基礎漢字表》皆變「」頭為「」而作「」。今考《隸辨.卷六.偏旁》云:「艸,從二屮,字在上者或作艸、屾,亦省作,經典相承用此字。亦變作。或作,與字異文相混。或作,與C11383字省文相混。」可知凡「艸」頭隸變作「」者皆係形訛也。唯「莫」字作「」雖屬形訛,然於字書有據,「」字亦可收為「莫」字之異體。

A03486
A03486-012
部首筆畫  - 08 - 11 
內容

〔關鍵文獻〕

《漢隸字源.入聲.鐸韻.莫字》引〈議郎元賓碑〉。


A03486
A03486-013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隸辨.入聲.鐸韻.字》引〈楊統碑〉。


A03486
A03486-001
部首筆畫  - 08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新加九經字樣.艸部》。


注音 (1)ㄇㄛˋ (2)ㄇㄨˋ
漢語拼音 (1)mò (2)mù
研訂者 李添富
內容

」為「莫」之異體。莫,段注本《說文解字.艸部》作「」,云:「日且冥也。從日在茻中,茻亦聲。」《新加九經字樣.艸部》云:「莫,日冥也。上《說文》,下經典相承隸變。」《經典文字辨證書.茻部》則云:「,正;莫,通;暮,俗。」今考《字彙補.艸部》、《康熙字典.艸部》、《中文大辭典.艸部》等皆引《玉篇》謂「」同「莫」,可知「」字當係從篆文「」字直接隸定,故與隸變之「莫」字形體小異,今以「莫」為正體,故可收「」字為其異體。

又《玉篇.茻部》云:「,今作莫同。」字形作「」,當亦隸體訛變者也。

A03486
A03486-004
部首筆畫  - 08 - 14 
內容

〔關鍵文獻〕

《康熙字典.艸部》。


注音 (1)ㄇㄛˋ (2)ㄇㄨˋ
漢語拼音 (1)mò (2)mù
研訂者 李添富
內容

」為「莫」之異體。莫,段注本《說文解字.艸部》作「」,云:「日且冥也。從日在茻中。茻亦聲。」《康熙字典.艸部》云:「,《玉篇》與莫同。」又云:「,《字彙補》古文字。」可知「」、「」與「莫」字無別也。按「莫」字古文或作「」、「」、「」,當皆屬「」字隸變之形訛者也。今以字書有據,故可收「」字為「莫」字之異體。

A03486
A03486-022-1
部首筆畫  - 09 - 12 
內容

〔關鍵文獻〕

《廣碑別字.十一畫.莫字》引〈漢永壽三年山東嘉祥宋山畫像石題記〉。


A03486
A03486-005
部首筆畫  - 10 - 16 
內容

〔關鍵文獻〕

《康熙字典.艸部》。


注音 (1)ㄇㄛˋ (2)ㄇㄨˋ
漢語拼音 (1)mò (2)mù
研訂者 李添富
內容

」為「莫」之異體。莫,段注本《說文解字.艸部》作「」,云:「日且冥也。從日在茻中。茻亦聲。」《康熙字典.艸部》云:「,《說文》本字。」按《新加九經字樣.艸部》云:「、莫,日冥也。上《說文》,下經典相承隸變。」考《隸辨.偏旁》云:「,《說文》作茻,從四屮,隸省如上。」可知作「」者當係直接從古文隸定而不省也。然則「」字可收為「莫」字之異體。

說文解字(大徐本)
說文解字(段注本)
校正甲骨文編
甲骨文字集釋
金文編
古文字類編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漢簡文字類編
古璽文編
漢隸字源
入聲.十九鐸.頁521.左
隸辨
卷五.入聲.十九鐸.頁708.左
卷六.偏旁.頁797.右
金石文字辨異
偏類碑別字
碑別字新編
敦煌俗字譜
五經文字
艸部.頁27
新加九經字樣
艹部.頁13
龍龕手鏡(高麗本)
龍龕手鑑
玉篇(元刊本)
廣韻
集韻
去聲.十一暮.莫故切.頁498
入聲.十九鐸.末各切.頁727
入聲.二十陌.莫白切.頁732
入聲.二十三錫.冥狄切.頁750
類篇
四聲篇海(明刊本)
六書正譌
去聲.七遇韻.頁123.右
宋元以來俗字譜
俗書刊誤
卷四.入聲.六藥.頁558.下
卷七.略記字始.頁569.上
字學三正
字彙
正字通
字彙補
康熙字典(校正本)
康熙字典
經典文字辨證書
卷一.茻部.頁5.左
古今正俗字詁
卷上.頁24
彙音寶鑑
卷二.公下入聲.頁151.左
卷三.沽下去聲.頁237.左
卷三.沽下去聲.頁237.左
異體字手冊
角川漢和辭典
韓國基礎漢字表
中日朝漢字字形對照
中文大辭典
漢語大字典
中國書法大字典
草書大字典
學生簡體字字典
佛教難字字典
中華字海
古文四聲韻
書法字彙
重訂直音篇
補充資料(一)
補充資料(二)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9: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