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徐本:,艸初生出地皃(貌)。从艸,出聲。《詩》曰:「彼茁者葭。」(鄒滑切)段注本:,艸初生地皃(貌)。从艸、出。《詩》曰:「彼茁者葭。」(鄒滑切)
1. 草木初生貌。《說文解字.艸部》:「茁,草初生出地皃(貌)。」《詩經.召南.騶虞》:「彼茁者葭,壹發五豝。」唐.孔穎達.正義:「謂草生茁茁然出。」《關尹子.八籌》:「草木俄茁茁,俄停停,俄蕭蕭。」元.舒頔〈立春〉詩:「百卉已萌茁,光風扇晴波。」
2. 壯大、強壯貌。《孟子.萬章下》:「孔子嘗為委吏矣,曰:『會計當而已矣!』嘗為乘田矣,曰:『牛羊茁壯長而已矣!』」
〔關鍵文獻〕
《字彙補.艸部》。
「」為「茁」之異體。《說文解字.艸部》:「,艸初生出地貌。從艸、出聲。《詩》曰:『彼茁者葭。』」按:此為「茁」之本義,後世「茁」字他義甚多,如:《廣韻.入聲.質韻》:「草芽也。徵筆切。」讀ㄓㄨˊ。《廣韻.入聲.黠韻》:「草初生。鄒滑切。」讀ㄓㄚˊ;《集韻.入聲.術韻》音竹律切,讀ㄓㄨˊ。《廣韻.入聲.薛韻》:「草生貌。側劣切。」讀ㄓㄨㄛˊ;《集韻.入聲.薛韻》音租悅切,讀ㄘㄨㄟˋ。《集韻.入聲.術韻》:「艸名。胡也。」音之出切,讀ㄓㄨˊ。於俗字中「艸」頭或作「卝」,故「茁」字異體或作「」,見《字彙補.艸部》:「:又側力切,音隻。《集韻》:『草名,葫。』」此為「茁」之第四義。至於其它三義文獻雖未見作「」者,然於理並無不可也。據此,「」為「茁」之異體字無疑。
《重訂直音篇.卷四.艸部》。
「」為「茁」之異體。《說文解字.艸部》:「艸初生出地貌。從艸、出聲。《詩》曰:『彼茁者葭。』」依形隸定則當作,見《重訂直音篇.卷四.艸部》。《中華字海.艹部》:「:同茁,見《直音篇》。」據此,「」為「茁」之異體字無疑。
《集韻.入聲.質韻》。
「」為「茁」之異體。《說文解字.艸部》:「艸初生出地貌。從艸、出聲。《詩》曰:『彼茁者葭。』」其異體或作,見《集韻.入聲.質韻》:「:莊出切。艸初生貌。」蓋「出」之俗字或作「」,故「茁」之或體可以作「」。據此,「」為「茁」之異體字無疑。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