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茂盛貌。《廣韻.上聲.琰韻》:「苒,草盛貌。」唐.陳翊〈龍池春草〉詩:「因風初苒苒,覆岸欲離離。」
2. 輕柔。唐.白居易〈題小橋前新竹招客〉詩:「橋前何所有?苒苒新生竹。」
3. 漸漸。晉.陸雲〈與楊彥明書〉:「時去苒荏,歲行復半。」唐.韓愈〈陪杜侍御遊湘西兩寺獨宿有題一首因獻楊常侍〉詩:「旅程愧淹留,徂歲嗟荏苒。」宋.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詞:「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
〔關鍵文獻〕
《正字通.艸部》。
「」為「苒」之異體。音ㄖㄢˇ。「苒」字不見於《說文》,《龍龕手鑑.草部》出「荏苒」條,云:「下音染,草盛貌也。」則「苒」字當是「從艸冉聲」的形聲字。教育部國字標準字亦列入「艸」部。「」為「冉」之異體字,是小篆「」的變體,則「」之為「苒」之異體,當可成立。《正字通.艸部》出「」字,云:「艸盛貌。」《康熙字典》、《中文大辭典》、《漢語大字典》皆有該字。
《廣韻.上聲.琰韻》。
「」字為「苒」之異體。音ㄖㄢˇ。「」為「苒」之異體字,一如「」為「冉」之異體字。「」不見於《說文》。《龍龕手鑑.草部》出「荏」二字,云:「下音染,草盛貌。」《廣韻.上聲.琰韻》、《集韻.上聲.琰韻》、《類篇.草部》、《四聲篇海.艸部》、《康熙字典.艸部》、《中文大辭典.艸部》均錄「」字。收為「苒」之異體字,當可信。「」字構字,當是「從艸聲」的形聲字。
《偏類碑別字.艸部.苒字》引〈唐張善墓誌〉。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88824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